[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9477.4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0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宦双喜;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有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03;H05B3/06;H05B3/12;H05B3/20;B29C69/00;A61N1/04;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热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绝缘硅胶,所述绝缘硅胶的一端设置有银浆热膜,所述绝缘硅胶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导电硅胶,所述导电硅胶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电扣;本发明通过在导电扣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凸台,且凸台的四周开设有三组超薄金属孔,且材质由铜构成,通过银浆热膜可进行加热热疗处理,通过导电硅胶可进行电疗处理将热疗及电疗双重作用于相应治疗部位,会大大提高治疗使用效果,对人体无副作用,且电极的生产工艺简单,导电介质均匀,导电电阻小,能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理疗法中的电疗法及热疗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低频电子治疗仪都是独立仪器,通过微控制的编程来调制不同的治疗波形,波形通过放大后输入到人体,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欧姆龙的低频治疗仪。
常见的理疗仪的电极片多数使用水凝胶作为导电介质,但水凝胶的阻抗比较大,而且不能多次使用,在使用3-5次后,其凝胶粘性会大大降低,导电阻抗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一般医用电极都是一次性使用,另外,常见理疗仪的电极片由于本身生产材料及制作工艺等条件的限制,不具备一定温度的发热功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常见的理疗仪的电极片多数使用水凝胶作为导电介质,但水凝胶的阻抗比较大,而且不能多次使用,在使用3-5次后,其凝胶粘性会大大降低,导电阻抗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一般医用电极都是一次性使用,另外,常见理疗仪的电极片由于本身生产材料及制作工艺等条件的限制,不具备一定温度的发热功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包括绝缘硅胶,所述绝缘硅胶的一端设置有银浆热膜,所述绝缘硅胶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导电硅胶,所述导电硅胶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导电扣,通过在导电扣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凸台,且凸台的四周开设有三组超薄金属孔且凸台的四周开设有三组超薄金属孔,且材质由铜构成,通过银浆热膜可进行加热热疗处理,通过导电硅胶可进行电疗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硅胶一端一侧的底部设置有两组硅胶出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硅胶部分的成分原料重量占比为甲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50-70份;二氧化硅25-35份;羟基硅油6-10份;导电粉末2-3份。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硅胶部分成分原料重量占比为甲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30-40份;二氧化硅9-13份;纳米级氢氧化铝35-40份;羟基硅油6-10份。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扣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凸台,且凸台的四周开设有三组超薄金属孔,且材质由铜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银浆热膜的表面积小于复合电热电极的表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扣设有两个,左右对称模压固定在导电硅胶上
一种复合电热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甲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氧化硅、羟基硅油和导电粉末放入到炼胶机中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经过2-3次打制炼成介质均匀的混炼导电胶;
步骤二,将制成的混炼导电胶注入模具中进行模压成型;
步骤三,将甲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二氧化硅、纳米级氢氧化铝和羟基硅油放入到炼胶机中充分的搅拌混合,然后经过2-3次打制炼成介质均匀的混炼绝缘胶;
步骤四,将制成的混炼绝缘胶注入模具中进行模压成型,然后注入导电扣及银浆热膜,并同时在170−200℃的温度下硫化5-15分钟;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模压成型的硅胶电片放入高温箱中进行二次硫化成型,温度为200−250℃,持续时间为1−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有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有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4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