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的荧光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9313.1 | 申请日: | 202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平;孙菁华;董杰;蔡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肿瘤 前哨 淋巴结 探测 荧光 造影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的荧光造影剂,是以墨鱼黑色素作为载体,将其以氨基聚乙二醇修饰后,通过酰胺键化学结合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得到的荧光造影剂,其中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负载量9~18wt%。以本发明制备的荧光造影剂作为肿瘤前哨淋巴结造影剂应用,具有穿透深度高、灵敏性高、信噪比高、淋巴结靶向性强、生物安全性好等优势,能满足体内淋巴结精准定位成像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诊断成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的荧光造影剂,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在近红外二区成像的荧光造影剂。
背景技术
癌症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癌症转移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淋巴转移是常见的肿瘤转移方式之一,而前哨淋巴结被定义为原发肿瘤第一个接受淋巴引流的淋巴结。因此,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对制定治疗策略和评估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传统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是蓝色染料法和核素示踪法,但均因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而限制了其临床普及。
近红外荧光成像由于无创、无放射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疾病探测的有力工具,并已应用于肿瘤患者术前和术中图像引导下的治疗。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通过减少生物组织的吸收,避免自荧光效应,可以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近红外光谱一般分为第一近红外窗口(NIR-I,650~950nm)和第二近红外窗口(NIR-II,1000~1300nm),而大多数传统的荧光成像波长集中在近红外一区。
例如,201510098062.5公开了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在制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示踪剂的应用;201810322404.0以马脾铁蛋白为生物纳米模板(壳),普鲁士蓝纳米粒为“核”,再偶联荧光染料IR-782,制得一种核壳结构的多模态铁蛋白纳米造影剂,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光声/核磁/荧光三模态造影;201910475031.5公开了一种白蛋白结合型近红外荧光染料(IR820)—马来酰亚胺共轭物,具有体内淋巴结的蓝染肉眼识别和近红外荧光定位双成像功能。
与近红外一区相比,近红外二区具有较低的散射、较低的组织吸收和较低的组织自荧光等优点,具有较高的穿透深度和信噪比,更有希望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
然而,目前报道的近红外二区探针存在水溶性较差、生物安全性不足、毒性大、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与现有的金纳米粒子(Nano Lett., 2011, 11: 2938-43;Nano Lett.,2009, 9: 183-8)和碳基材料(Adv. Mater. Weinheim, 2014, 26: 5646-52;Phys MedBiol, 2009, 54: 3291-301)等合成生物材料相比,由天然生物材料组成的荧光剂可以通过代谢实现生物降解,有效避免异物长期滞留在患者体内造成的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因此,开发由天然生物材料组成的荧光剂,在纳米医学的应用中具有很大优势。
黑色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内源性成分,如墨鱼的墨汁。墨鱼黑色素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开发用于肿瘤成像和治疗(ACSNano, 2019, 13: 8618-8629)。然而,将墨鱼黑色素与近红外二区染料结合得到纳米探针,用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尚未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的荧光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获得一种安全可靠、灵敏度高的用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的近红外二区荧光造影剂,满足在体内实现淋巴结精准定位成像的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肿瘤前哨淋巴结探测的荧光造影剂是以墨鱼黑色素作为载体,将其以氨基聚乙二醇修饰后,通过酰胺键化学结合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得到的荧光造影剂,所述荧光造影剂中近红外二区荧光染料的负载量为9~18wt%。
本发明所述荧光造影剂的粒径为150~3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未经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