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保护设备标识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匿名标识信息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25380.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涛;胥怡心;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21/44 | 分类号: | G06F21/44;G06F21/45;G06F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保护 设备 标识 信息 移动 终端设备 匿名 认证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设备标识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匿名标识信息认证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中的服务商应用端SPAPP(i)向移动终端的可信执行环境TEE发送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请求获取设备标识密文cipher(i),并通过系统预置的根密钥RK对所述的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加密,最后设备服务商DeviceServer通过所述的可信执行环境TEE以及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对所述的设备标识密文cipher(i)进行解密,并将解密结果通知给认证请求应用端ReqAPP。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系统。采用了本发明的该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密码算法对移动应用运行的移动终端进行认证,不需要向APP透露本身的设备标识或硬件指纹等隐私信息,而由设备服务端确认设备的真实性,应用公钥加密匿名设备标识,确保了认证信息的机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移动设备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保护设备标识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匿名标识信息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自PC互联网时代起,设备识别就是互联网用户追踪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设备识别技术主要包括IP地址、cookie及移动互联网特有的设备ID。传统的设备识别技术往往是主动获取终端用户设备甚至隐私信息,同时在跨APP及跨网页时存在技术壁垒。早期获取设备唯一标识都是采用UDID,是设备唯一标识符,而后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苹果和安卓系统平台明令禁止获取UDID的应用上架。取而代之的是广告标识符(IDFA/AAID)面世,用于给开发者跟踪广告的投放效果,成为了目前为止跟踪广告的主要标识,这是一种非永久、可重置的标识符,专门提供给App以进行广告行为,用户随时可以重置该类ID,或通过系统设置关闭个性化广告跟踪。像广告标识符这种标识方案都是在设备上生成,由APP用来识别设备,并没有认证设备真实性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识别安全性能高的用于保护设备标识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匿名标识信息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保护设备标识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匿名标识信息认证的方法及其系统如下:
该用于保护设备标识信息的移动终端设备匿名标识信息认证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服务商应用端SPAPP(i)向移动终端的可信执行环境TEE发送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请求获取设备标识密文cipher(i),其中,i取1至n中任意整数,n为服务商应用端的总数量;
(2)所述的可信执行环境TEE根据系统预设的或动态添加的访问控制规则判断所述的服务商应用端SPAPP(i)的合法性;
(3)所述的可信执行环境TEE使用系统预置的根密钥RK对所述的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加密计算生成认证令牌APPKey(i);
(4)所述的可执行环境TEE使用计算因子factor(i)计算所述的认证令牌APPKey(i)生成的所述的设备标识密文cipher(i);
(5)认证请求应用端ReqAPP向所述的服务商应用端SPAPP(i)请求获取所述的设备标识密文cipher(i)以及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进行设备一致性校验;
(6)设备服务商DeviceServer通过所述的可信执行环境TEE以及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对所述的设备标识密文cipher(i)进行解密;
(7)所述的设备服务商DeviceServer判断所述的步骤(6)的解密结果是否一致,并将所述的解密结果通知给所述的认证请求应用端ReqAPP。
较佳地,所述的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由统一的应用管理机构提供,且各个所述的应用标识密文spappid(i)具有唯一性。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经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5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