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型聚氨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9301.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非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26;B32B33/00;B32B37/10;B32B37/06;B32B37/00;B29C48/08;B29C48/155;G01B17/02;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金慧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聚氨酯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型聚氨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一聚氨酯淋膜层、第二聚氨酯淋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第一聚氨酯淋膜层设置在第一无纺布的一侧,第二聚氨酯淋膜层设置在第二无纺布的一侧,第一无纺布远离第一聚氨酯淋膜层的一侧设置有装饰层,第二无纺布远离第二聚氨酯淋膜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本发明能够提高复合膜的防水性能和加工质量,以解决现有的加工方法制备的防水膜防水性不够好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型聚氨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包装袋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能够达到防水的效果,通常将包装袋设置为双层聚乙烯膜的结构,双层的设计结构能够延长水透过膜的时间,一定时间内达到了防水的目的,但是在一些需要长时间进行防水的领域不适用,例如在除湿袋领域,除湿袋一般至少使用十天以上,因此对于除湿袋的防水性能的保持时间要求十分严格,同样现有的防水膜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加工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生产出的防水膜的耐拉伸强度也较低,在横纵两个方向上只能保证其中一个方向上具备一定的拉伸强度,在另一个方向上拉伸时容易被扯坏,很容易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局部破损导致漏水的问题,应用现有的加工方法很难提高防水膜材料的强度和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型聚氨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复合膜的防水性能和加工质量,以解决现有的加工方法制备的防水膜防水性不够好以及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水型聚氨酯复合膜,包括第一无纺布、第一聚氨酯淋膜层、第二聚氨酯淋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一聚氨酯淋膜层设置在第一无纺布的一侧,所述第二聚氨酯淋膜层设置在第二无纺布的一侧,所述第一无纺布远离第一聚氨酯淋膜层的一侧设置有装饰层,所述第二无纺布远离第二聚氨酯淋膜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
所述第一聚氨酯淋膜层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纹路,若干第一纹路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聚氨酯淋膜层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纹路,若干第二纹路之间设置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一纹路的宽度、第二纹路的宽度以及第一间距的宽度均相同,所述第一纹路的厚度和第二纹路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聚氨酯淋膜层和第二聚氨酯淋膜层的厚度为30um-100u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纹路和第二纹路的厚度为10um-50um,所述第一纹路、第二纹路以及第一间距的宽度为0.2mm-0.5mm。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层上印有装饰图案,所述保护层采用防水涂料印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分别包括若干相互垂直的横向线束和纵向线束,所述第一无纺布的静摩擦系数为0.3-0.4,所述第二无纺布的静摩擦系数为0.1-0.3。
一种制备所述防水型聚氨酯复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淋膜加工系统,所述淋膜加工系统包括淋膜装置、上料装置、识别装置、压合装置以及收料装置,所述淋膜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淋膜机构和第二淋膜机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和第二上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第三出料口和第四出料口,所述识别装置包括第一识别机构、第二识别机构、第三识别机构以及第四识别机构,所述第一识别机构包括若干第一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二识别机构包括第一摄像头和若干第二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三识别机构包括若干第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第四识别机构包括第二摄像头和若干第四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压合装置包括转向辊、第一压合组件以及第二压合组件;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将预调制的聚氨酯浆料分别加入到第一淋膜机构和第二淋膜机构内,设定第一淋膜机构和第二淋膜机构的加热温度为80-160℃,并对聚氨酯浆料进行预加热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非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未经非药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9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