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5183.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42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辜云;陈江波;郑玉圆;赵能卿;夏永强;苌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14 | 分类号: | H04L41/14;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网络 信号 平台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网络架构平台。一种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法,依据整车工作原理,各模块采用对应类别的平台化规范,划分功能交互类型;细化功能交互接口信号,将功能实现划分责任模块并确认需求模块,所有接口均实现信号平台化;落实各接口信号的定义,责任模块发送信号的策略,定义各信号的参数;模块信号ID组装报文;整合所有模块的报文需求关系,依据功能交互,定义路由转发策略;依据整车需求,各模块释放相应的信号接口启动研发。本发明各模块采用平台化规范,所有接口均实现信号平台化,各车型依据实际车型配置在平台中定义摘取适用信号接口输出给模块开发,解决了车辆研发阶段整车模块适用不同车型,缩短开发周期,节约研发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网络架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及全方位布局,车载网络架构的复杂性增加,车载功能模块增加导致各功能模块之间的交互存在很多冲突及冗余的问题,如柴油、汽油发动机的电子控制模块(以下统称ECU)与DCT、8AT、MT、CVT等多种变速箱交互的功能有很多相同之处,对于用同平台的ECU在匹配不同类型变速箱时候存在接口定义资源占用冲突,导致ECU无法平台化。尤其对于同时存在多平台车型,开发周期和费用带来巨大挑战。
为解决该问题,如果能够设计出最大化兼容所有车型模块的平台系统, 解决车辆研发阶段整车模块适用不同车型,无疑会大大降低车企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法,各模块采用各类平台化规范,所有接口均实现信号平台化,各车型依据实际车型配置在平台化系统中定义摘取适用信号接口输出给模块开发。
此技术解决了车辆研发阶段整车模块适用不同车型,缩短开发周期,大大节约研发投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各车型依据实际车型配置在平台化系统中定义摘取适用信号接口输出给模块开发:
1)依据整车工作原理,各模块采用对应类别的平台化规范(通讯规范/诊断规范和刷写规范等),划分功能交互类型;
2)细化功能交互接口信号,将功能实现划分责任模块并确认需求模块,所有接口均实现信号平台化;
3)落实各接口信号的定义,责任模块发送信号的策略,定义各信号的参数;
4)模块信号ID组装报文;
5)整合所有模块的报文需求关系,依据功能交互,定义路由转发策略;
6)依据整车需求,各模块释放相应的信号接口启动研发。
所述的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法,步骤1)中,在需求开发阶段,需要将客户需求、目标市场、法律法规要求、标杆车型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做全方位的融合。以上五部分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故在开发在最初阶段,要作为需求分析和定义的纽带,做出符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同时又满足发展趋势的需求及目标定义。在需求开发阶段,需要将上述五部分内容以层次化的组织架构描述和管理需求及所有功能清单,建立需求清单库、特征数据库和功能数据库,并以特征数据库为基础,分析特征与特征之间、特征与功能之间、特征与车型之间的关联关系,以支持覆盖所有车型的需求变形管理。同时,以特征清单为基础编制功能需求规范。
所述的整车网络信号平台化设计方法,步骤2)中,设计包括功能逻辑架构、功能逻辑描述、子系统逻辑架构和子系统的功能架构,细化功能交互接口信号:其中,功能逻辑架构设计包括如下部分内容:根据功能需求,设计该功能的实现逻辑;进行功能逻辑分配:将功能逻辑框图中的逻辑块进行分配,分配到不同的子系统中,定义各相关子系统与主子系统之间的交互;进行逻辑模块设计:详细设计主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类型:传感器模块、逻辑模块、执行器模块;清晰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