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始发井盾构机台车叠加的分体始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15076.3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武鑫星;李自力;赵香萍;李晓;李鹏飞;崔军华;郭波;冀兴俊;曹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杨凯;连慧敏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始发 盾构 机台 叠加 分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始发井盾构机台车叠加的分体始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深始发井底板台车存放位置规划;S2、底板放置台车区域铺设20mm钢板,对底板找正找平,对底板找正找平要求底板标高一致;S3、始发井底板台车放置区域安装马镫,加固;S4、拆除台车皮带架、风筒;S5、1号、2号台车底部主梁两侧加固;S6、1号、2号台车顶部安装马镫;S7、底板左侧台车吊装下井;S8、底部右侧台车吊装下井;S9、台车间管线连接;S10、连接桥、盾体间管线连接。该方法施工进度快、节约劳动力、安全性高等特点,且施工方法工艺简单,方法新颖,操作方便,适应性广。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深始发井盾构机台车分体始发方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始发井盾构机台车叠加的分体始发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盾构施工已被我国隧道施工领域广泛应用,根据盾构施工工艺特点,盾构机在建设好的始发井内始发,当始发井埋深较深,结构采用圆形设计,圆形始发井具有结构尺寸长度小、埋深较深等特点,盾构机始发必须采用分体始发形式,常规分体始发技术为盾构机后配套放置于地面,通过管线连接井下和地面设备,此种分体始发方法适用于常规始发井。盾构机在深始发井分体始发,采用常规盾构机分体始发方法,具有连接管线长度长,使用较多的液压油和润滑油脂,施工成本较大,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管等施工风险,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影响盾构机始发安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始发井盾构机台车叠加的分体始发方法,采用该方法避免了高压管路爆破,减少了施工风险,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了深始发井中盾构机台车分体始发,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始发井盾构机台车叠加的分体始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深始发井底板台车存放位置规划:盾构机连接桥及台车放置于圆形始发井两侧,始发井底板左侧放置设备为连接桥、5号台车,底板右侧放置设备为1号台车、2号台车、3号台车和4号台车;
S2、底板放置台车区域铺设20mm钢板,对底板找正找平,对底板找正找平要求底板标高一致;
S3、始发井底板台车放置区域安装马镫,加固;
S4、拆除台车皮带架、风筒,并对1号台车和2号台车主梁上部前后预留螺栓孔;
S5、1号、2号台车底部主梁两侧加固;
S6、1号、2号台车顶部安装马镫;
S7、底板左侧台车吊装下井;
S8、底部右侧台车吊装下井;
S9、台车间管线连接;
S10、连接桥、盾体间管线连接。
所述步骤S1中,1号台车和2号台车放置在底板上,3号台车放置在2号台车的上方,4号台车放置在1号台车的上方。
所述步骤S3中,马镫采用200H型钢加工,高度为300mm,间隔为1m铺设,马镫加工采用100槽钢加固,保证马镫的稳定性。
所述步骤S4中,拆除1号台车、2号台车、3号台车、4号台车和5号台车皮带架和风筒,皮带架和风筒拆除为了台车叠加存放和减少台车重量。
所述步骤S5中,台车底部主梁为安装行走轮两侧,加固方式为主梁侧各焊接两根200H型钢,防止台车叠加导致下方台车变形。
所述步骤S6中,马镫采用200H型钢,高度为250mm,马镫底部焊接法兰和1号、2号台车顶部预留螺栓孔连接。
所述步骤S7中,底板左侧放置设备为连接桥和5号台车,5号台车的水平位置与2号台车在同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5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回收利用的无异味小便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