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磷酸酯的高效催化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14297.9 | 申请日: | 202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谋;宋孟璐;何甲生;杨桂芳;冯克权;高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腾盛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1/34;B01J35/10;B01J37/08;C07F5/00;C07F7/10;C07F17/00;C07F9/09;C07F9/40;C10M105/74;C10N40/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勇 |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磷酸酯 高效 催化剂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成磷酸酯的高效催化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50份催化剂主剂,10‑15份催化剂助剂,50‑100份正己烷;将催化剂主剂加入正己烷中,超声分散并以500‑600r/mi n的转速高速搅拌,加入催化剂助剂,继续高速混合10h,过滤,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10MPa的条件下干燥10h制得高效催化剂;中间体4,该中间体4为一种含有双六甲基二硅胺基二甲基硅基环戊二烯基稀土配合物,之后步骤S5中将中间体4与配体1混合,反应生成催化剂主剂,当使用时,该主剂能够催化亚磷酸二烷基酯与醛等原料的加成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催化剂,具体为一种合成磷酸酯的高效催化剂。
背景技术
磷酸酯抗燃油是一种人工合成润滑油,其基础油主要包括三烷基磷酸酯、三芳基磷酸酯和烷基芳基磷酸酯三种。其中三芳基磷酸酯与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三烷基磷酸酯相比,有较高的黏度和较好的黏温性能,多用做工业抗燃液压液。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抗燃性和优良的抗磨性,在电力、军事、飞机液压系统和接近高温热源和明火附近的高温高压液压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芳基磷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三氯氧磷法,五氧化二磷法,磷酸法和聚磷酸法等。其中,三氯氧磷法是以三氯氧磷、醇、酚为反应物,有机溶剂如:乙腈,二氯甲烷,丙酮,甲苯,环己烷等为反应溶剂,通过磷酰化反应制得。鉴于三氯氧磷的高反应活性,三氯氧磷法是目前工业化生产磷酸酯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高效的催化剂是三氯氧磷法合成磷酸酯反应的关键,目前普遍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均相催化剂,如:无水氯化镁,无水氯化铝,无水氯化锌,三乙胺等。均相催化剂的优点是反应活性高,但分离困难。催化剂的残留可能会对产物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磷酸酯来说尤为重要。目前工业上主要是通过反应后期的水洗等过程除去催化剂,而且现有技术中对于合成磷酸酯中间体所用的催化剂较为单一,只能催化一种反应进程,该催化剂无法实现对催化亚磷酸酯对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催化三芳基磷酸酯反应进程的催化剂,又能够催化亚磷酸酯对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磷酸酯的高效催化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合成磷酸酯的高效催化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50份催化剂主剂,10-15份催化剂助剂,50-100份正己烷;
该合成磷酸酯的高效催化剂包括如下方法制成:
将催化剂主剂加入正己烷中,超声分散并以500-600r/min的转速高速搅拌,加入催化剂助剂,继续高速混合10h,过滤,在温度为80℃,真空度为-0.10MPa的条件下干燥10h制得高效催化剂。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主剂包括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向三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醇,之后依次加入戊酮和吡咯,磁力搅拌5min,加入对甲苯磺酸,完全加入后升温至50-65℃,在此温度下以60-80r/min的转速磁力搅拌并反应4h,反应结束后滴加无水甲醇,控制滴加时间为10min,完全加入磁力搅拌10min,过滤、洗涤,制得配体1;
步骤S2、将(Me3Si)2NLi加入装有甲苯的三口烧瓶中,匀速搅拌直至完全溶解,缓慢滴加Me2SiCl2,控制滴加时间为5min,滴加结束后匀速搅拌48h,减压去除挥发物,之后静置沉淀,过滤,在100℃的温度下收集滤液,冷却,制得中间体2;
步骤S3、将制得的中间体2加入四氢呋喃中,搅拌均匀后缓慢滴加环戊二烯化钠,滴加结束后匀速搅拌24h,减压去除溶剂,加入正己烷,静置10h,过滤,将滤饼洗涤抽出过滤,收集滤液,将滤液蒸馏并在150℃再次进行收集,制得中间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腾盛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腾盛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4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