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3847.5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4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军;吴闽华;孟庆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15/16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陈专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p 系统 通讯 方法 | ||
1.一种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包括:
主核发送数据给从核前,设置HDLC的第一通道的SI为环回模式,并设置SI RAM为预设值;
所述SI RAM用于使每个通道的路由同时支持通道环回功能,通道在SI RAM设置环回,则发送的数据被所述通道自身接收到;
设置HDLC的第一通道的BD参数和道属性,初始化HDLC的第一通道;
将发送数据所在的物理地址挂载到HDLC的第一通道的当前发送BD上;
设置当前发送BD为就绪状态;
HDLC控制器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出去,环回后被第一通道接收,则数据发送完成;
所述HDLC控制器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出去,环回后被第一通道接收,则数据发送完成,之后还包括:
创建HDLC的第一通道的接收任务,轮询接收BD是否存在状态为满的BD;
如果当前接收BD状态为满,则表示从核已接收到数据;
将当前数据所在的内存地址传递给上层处理;
申请空闲接收内存,并将内存物理地址挂载到当前BD;
从核成功接收主核的数据并处理;
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还包括:
从核发送数据给主核前,设置HDLC的第二通道的SI为环回模式,并设置SI RAM为预设值;
所述SI RAM的重要作用是每个通道的路由同时支持通道环回功能,通道在SI RAM设置环回,则发送的数据会被所述通道自身接收到;
设置HDLC的第二通道的BD参数和通道属性,初始化HDLC的第二通道;
将发送数据所在的物理地址挂载到HDLC的第二通道的当前发送BD上;
设置当前发送BD为就绪状态;
HDLC控制器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出去,环回后被第二通道接收,则数据发送完成;
所述HDLC控制器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出去,环回后被第二通道接收,则数据发送完成,之后还包括:
创建HDLC的第二通道的接收任务,轮询接收BD是否存在状态为满的BD;
如果当前接收BD状态为满,则表示主核已接收到数据;
将当前数据所在的内存地址传递给上层处理;
申请空闲接收内存,并将内存物理地址挂载到当前BD;
主核成功接收从核的数据并处理;
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还包括:
将CPU中HDLC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设置为环回模式;
所述第一通道由主核发送数据,从核从所述第一通道接收数据;
所述第二通道由从核发送数据,主核从所述第二通道接收数据;
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还包括:
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放在外部内存中,按通道存放;
UCC将MURAM中保存的每个通道的发送缓存打包到发送FIFO中,经过SI RAM的路由指示,由TDM接口发送到线路E1线路上;
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还包括:
TDM接口从E1线路上接收收到数据,根据SI RAM中的路由配置决定E1每个时隙的选择通道接收;UCC的接收FIFO将数据分发到具体时隙MURAM指向的外部内存中;
若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在SI RAM设置了环回,则发送的数据被自己接收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回模式为串口发送数据被串口自身接收。
3.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AMP系统核间通讯程序,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的步骤。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AMP系统核间通讯程序,所述AMP系统核间通讯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AMP系统核间通讯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38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