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2947.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杨宝明;郑泗军;黄玉林;李永平;李舒;徐胜涛;刘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蕉 枯萎病 拮抗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及其应用,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0年11月16日;保藏编号:CGMCC NO.21190。本发明在香蕉组培苗中分离到两株香蕉共生细菌,平板对峙实验表明其中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TR4)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制率高达79.63%,经鉴定该菌为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YN1282‑2。盆栽实验也表明该菌对香蕉具有显著的促生以及枯萎病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株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Musa spp.)是全球重要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不仅是世界第二大、贸易量第一大的水果作物,同时也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香蕉种植大国,主要种植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区),香蕉产业的规模巨大。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的1号(Race 1),2号(Race 2)和4号(Race 4)生理小种,尤其是4号生理小种热带型(Tropical Race 4:TR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我国香蕉产区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还没有对香蕉枯萎病完全免疫的高抗商业香蕉品种,也没有理想的化学农药可防治香蕉枯萎病。因此,开展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筛选对香蕉枯萎病具有抑制效果的生防菌株,开发相应的生防菌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抑菌率高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株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该菌株为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0年11月16日;保藏编号:CGMCC NO.21190。
进一步地,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为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
进一步地,该菌株在将分离的菌株在NA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培养,37℃培养24h,在NA平板上菌落呈圆形,不透明,中间稍凸起;正面呈乳白色,表面不光滑有皱褶,背面呈乳白色,较光滑湿润;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电镜观察细菌形态呈杆状,长度约1-2μm。
本发明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株制备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菌剂。
本发明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菌剂,其活性成分为如下(a)(b)(c)中的至少一种:
(a)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的发酵培养物;
(b)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细胞的超声裂解上清;
(c)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细胞的超声裂解沉淀。
本发明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拮抗菌株接种于200mL LB液体培养基,35-37℃、180-220r/min振荡培养16-18h,取菌液12000r/min离心5-10min,收集菌体,用灭菌水洗涤1-2次后,用200mL的灭菌水重新悬浮菌体,制得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菌剂。
本发明所述的香蕉枯萎病生防拮抗菌菌株在制备香蕉枯萎病制剂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在香蕉组培苗中分离到两株香蕉共生细菌,平板对峙实验表明其中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TR4)具有显著抑制效果,抑制率高达79.63%,经鉴定该菌为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命名为YN1282-2。盆栽实验也表明该菌对香蕉具有显著的促生以及枯萎病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掩模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阻尼涡轮叶片振动的加压阻尼流体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