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12626.6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满;卢宁;李晓明;黄运昌;吴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安装 全向 自动 调准 机构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调准机构(2),所述调准机构(2)通过蓝牙协议电性连接有传感装置(3)和手持控制终端(4),所述调准机构(2)由水平位移机构(21)、控制机构(22)和顶升机构(23)组成,且顶升机构(23)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水平位移机构(21)由两个螺杆(211)和齿轮(212)组成,所述基座(1)上滑动连接有滑板(7),且滑板(7)上固定连接有壳体(8),两个所述螺杆(211)和齿轮(212)均转动设置于壳体(8)的下端,两个所述螺杆(211)上均套接有从动齿轮(5),且齿轮(212)与两个螺杆(211)相啮合,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与从动齿轮(5)相啮合的内凹齿痕(6),所述控制机构(22)设置于壳体(8)中,所述顶升机构(23)设置于壳体(8)的上端;
所述控制机构(22)由伺服电机(221)和控制器组成,所述伺服电机(221)的一侧输出端与齿轮(212)的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伺服电机(221)的外壳上,且控制器用于控制伺服电机(221);
所述顶升机构(23)包括转轴(231)、蜗轮(232)、蜗杆(233)和钢立柱(234),所述壳体(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所述支撑座(9)上转动连接有锥齿轮盘(10),且伺服电机(221)远离齿轮(212)的一侧输出端与锥齿轮盘(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231)转动设置于支撑座(9)上,且蜗轮(232)套接于转轴(231)上,所述蜗轮(232)同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11),且锥齿轮(11)与锥齿轮盘(10)相啮合,所述蜗杆(233)转动设置于支撑座(9)上,且蜗杆(233)与蜗轮(232)相啮合,所述钢立柱(234)螺纹连接于蜗杆(233)上,且钢立柱(234)铰接有顶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3)由红外发射装置(31)和红外感应装置(32)组成,且红外发射装置(31)和红外感应装置(32)均采用锂电池独立供电,所述红外感应装置(32)是圆形热敏电阻盘,且红外感应装置(32)上安装有数据处理模块和蓝牙发射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控制终端可以做成独立装置,且手持控制终端可以以APP形式安装在手机端通过蓝牙协议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与螺杆(211)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座(13),所述支撑座(9)上设置有与转轴(231)相配合的第二固定座(14),所述第一固定座(13)和第二固定座(14)上均设置有电磁离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外形为格构柱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安装全向自动调准机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结构对接时,通过设置的传感装置(3),测得钢结构对接时产生的误差数据,将数据进行记录并传递至手持控制终端(4)中;
S2、根据S1,手持控制终端(4)会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确认与修正,确认修正后的数据会通过蓝牙传递至调准机构(2)的控制器上;
S3、根据S2、调准机构(2)的控制器接受到信号时,会控制伺服电机(221)进行动作,并控制各个电磁离合器开合,使得调准机构(2)可以调控钢结构进行水平位移或升降,使得钢结构可以完成精准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126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