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包球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7693.9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霞;邓博;冷希岗;马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24;A61K31/704;A61K39/39;A61K41/00;A61K47/54;A61K47/6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勤思 |
地址: | 3001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状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包球状纳米颗粒,是由第一单体分子和第二单体分子自组装得到的球状结构,第一单体分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疏水性分子和亲水性抗肿瘤药物,亲水性抗肿瘤药物用于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第二单体分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疏水性分子、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亲水性免疫调节佐剂分子,第一单体分子与第二单体分子穿插分布,第一单体分子形成第一球体,第二单体分子形成第二球体,第一球体与第二球体的球心重合,第二球体的外径大于第一球体的外径,第一疏水性佐剂分子分布于第一球体的内侧,第二疏水性佐剂分子分布于第二球体的内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球包球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球包球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药物制剂或纳米药物载体的开发,已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的热点。纳米药物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性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实现多组分功能分子共递送,在肿瘤联合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目前纳米载体多是采用纳米医用材料制备而成,纳米载体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态丰富、化学活性高,具有许多块体及普通粉末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如有些无机纳米材料可能会造成细胞死亡、形态改变及染色体损伤,部分有机高分子纳米材料则存在降解和代谢困难等问题。因此传统的纳米载体材料具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对于那些作用靶点不同的药物,单纳米颗粒负载递送这些药物时很难实现程序性分阶段解体并释放药物。而且,纳米载体的有限药物负载量及复杂的制备过程均限制了纳米载体药物的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有必要针对传统纳米载体药物安全性差、载药量低、制备过程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球包球状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球包球状纳米颗粒,是由第一单体分子和第二单体分子自组装得到的球状结构,所述第一单体分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疏水性分子和亲水性抗肿瘤药物,所述亲水性抗肿瘤药物用于引起肿瘤细胞的死亡,所述第二单体分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疏水性分子、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亲水性免疫调节佐剂分子,所述第一单体分子与所述第二单体分子穿插分布,所述第一单体分子形成第一球体,所述第二单体分子形成第二球体,所述第一球体与所述第二球体的球心重合,所述第二球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球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疏水性佐剂分子分布于所述第一球体的内侧,所述亲水性抗肿瘤药物分布于所述第一球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疏水性佐剂分子分布于所述第二球体的内侧,所述亲水性免疫调节佐剂分子分布于所述第二球体的外侧。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体的直径130nm~145nm,所述第二球体的直径为155nm~170n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体分子中的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为一个或多个。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第二单体分子中多个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为同一种类或不同种类。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选自基质金属蛋白酶响应性多肽、酶解α-乳白蛋白多肽、谷胱甘肽响应性分子、H2O2响应性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响应性连接分子选自序列为SEQ ID NO:1的多肽分子。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抗肿瘤药物选自化疗药物、光敏药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疏水性分子选自脂类分子、非脂类疏水性抗肿瘤药物、非脂类疏水性免疫调节佐剂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二疏水性分子选自脂类分子、非脂类疏水性抗肿瘤药物、非脂类疏水性免疫调节佐剂分子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亲水性免疫调节佐剂分子选自胞因子类佐剂、小分子肽类佐剂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7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集成流表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