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6581.1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聪;张华;王翔;徐旺;颜淼;张志伟;桂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9/00 | 分类号: | A01K79/00;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业 声波 智能 投喂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包括管柱和喷料仓,喷料仓内设置蓄电池、控制器、储料盒和喷料水泵,储料盒底部设置放料口,放料口上设置电磁阀,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电磁阀,喷料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喷料水泵,喷料仓外壁上开通喷料口,喷料水泵的出水口顺次连通放料口、喷料口,喷料仓的顶部固装太阳能光板,太阳能光板通过光缆连接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器、电磁阀和喷料水泵;管柱内装设声波探测仪,声波探测仪具有声波发射端和声波接收端,声波发射端对准发射孔,声波接收端对准接收孔,发射孔、接收孔与喷料口朝向同一方向设置,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声波探测仪,声波探测仪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投喂系统,特别是一种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而精养和高密度精养需要进行人工投喂操作,而科学的投喂方式对水产产量与品质尤为重要。
现有水域养殖均是通过人工抛洒饲料进行水产投喂,该种投喂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劳动力,提高饲养成本,而且工作效率极低。另外对水产的投喂量也仅根据人为经验进行投放,投喂过少则水产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而减少产量,投喂过量则一部分饲料浪费提高饲养成本,同时过剩的饲料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再者水上投喂影响了鱼类的自然进食方式,因无法掌握鱼群游动规律,进而盲目投放不能做到对应鱼群投喂,仍然造成部分饲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声波探测鱼群,以针对游近鱼群进行适时投料,实现科学投喂的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管柱和位于上部的喷料仓,所述喷料仓内设置蓄电池、控制器、储料盒和喷料水泵,所述储料盒的底部设置放料口,所述放料口上设置电磁阀,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喷料水泵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所述喷料水泵,所述喷料仓的外壁上开通喷料口,所述喷料水泵的出水口顺次连通所述放料口、所述喷料口,所述喷料仓的顶部固装太阳能光板,所述太阳能光板通过光缆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喷料水泵;所述管柱内装设声波探测仪,所述声波探测仪具有声波发射端和声波接收端,所述管柱上开设发射孔和接收孔,所述声波发射端对准所述发射孔,所述声波接收端对准所述接收孔,所述发射孔、接收孔与所述喷料口朝向同一方向设置,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路连接所述声波探测仪,所述声波探测仪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上述的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中,所述控制器内设置信息存储模块、表格生成模块,所述控制器内还设置信息发送端口和信息接收端口。
在上述的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中,所述喷料口呈倒置梯形口。倒置梯形口使喷料口的喷射由传统散射型改变成扇形区域性喷洒,配合声波检测,获取更好的结果。
在上述的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中,所述蓄电池和控制器位于防水盒内,所述防水盒上开通装配孔,由所述蓄电池或所述控制器伸出的电缆通过所述装配孔伸出,所述装配孔内嵌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覆所述电缆形成密封接触。
在上述的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中,所述管柱具体为中通碳性管。
渔业用声波智能投喂装置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本装置投入使用后,安装时使太阳能光板位于水面上方以便吸收光能,使喷料水泵的进水口与外界水域相连通,使管柱内的声波探测仪位于水下;
2)、将声波探测仪设定为间断性声波发射,利用声波范围调制,将声波的范围限制在设定距离区域中,并由周围性辐射波纹转变为扇形的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