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311.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有贺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G02B5/3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外观和优异的相位差显现性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对树脂膜进行加热而得到中间膜的第一工序和对该中间膜实施拉伸处理的第二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相位差膜设置于目视确认侧的图像显示装置被广泛使用。就该相位差膜的制造来说,代表性地是对树脂进行挤出或涂装而形成树脂膜并对所得到的树脂膜进行拉伸,由此可得到相位差膜。但是,就现有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来说,存在所得到的相位差膜的外观不够好、相位差显现性不足等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255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外观及相位差显现性优异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具有对树脂膜进行加热而得到中间膜的第一工序和对该中间膜实施拉伸处理的第二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工序与上述第二工序之间还包括上述中间膜的卷取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工序的加热温度为(Tg+25℃)/2以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工序的加热温度为Tg以上,上述中间膜相对于加热前的上述树脂膜的Re(550)的增加为10nm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工序的加热时间为10秒~180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工序的加热时间为30秒~120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工序的加热温度比上述第二工序的拉伸温度高。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工序与上述第二工序之间包括粘接收缩性膜而形成层叠体的工序。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工序之前包括将上述树脂膜与收缩性膜粘接而形成层叠体的工序,或者包括将使树脂溶解或分散于溶剂而得到的涂布液涂布于收缩性膜的工序,其中,上述中间膜相对于加热前的上述树脂膜的Re(550)的增加为10nm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就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来说,通过包括对树脂膜进行加热而得到中间膜的第一工序以及对该中间膜实施拉伸处理的第二工序,能够实现外观及相位差显现性优异的相位差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术语及符号的定义)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
(1)折射率(nx、ny、nz)
“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面内相位差(Re)
“Re(λ)”是以23℃下的波长为λ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是以23℃下的波长为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Re(λ)是在将层(膜)的厚度设定为d(nm)时由式:Re(λ)=(nx-ny)×d来求出的。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