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支承构件促进单手探针前移的脉管接入装置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167.0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J·K·伯克霍兹;W·F·哈丁;M·斯切瑞奇;C·H·布兰查德;马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B5/15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初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支承 构件 促进 探针 脉管 接入 装置 组件 | ||
1.一种静脉内装置组件,其包括:
在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的远端处的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其能够以机械方式联接到脉管接入装置,所述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具有从中穿过而形成的通道;
探针,其沿着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具有一定长度;
平移手柄,其以机械方式联接所述探针,所述平移手柄将所述探针沿着在所述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中形成的通道平移出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的远端,并进入所述脉管接入装置;
支承构件,其沿着所述探针的长度形成,当所述探针在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内平移时,所述支承构件机械地支承所述探针;以及
形成在所述支承构件的近端的固定握把,其维持所述支承构件的近端相对于所述平移手柄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承构件同轴地形成的可塌缩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所述可塌缩套筒还包括线圈弹簧,所述线圈弹簧在所述探针周围产生空间,并且朝向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的近端偏压所述平移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所述探针穿过所形成的探针通道而到达在所述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中形成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还包括穿过所述平移手柄形成的支承构件通道,所述支承构件能够穿过所述支承构件通道,并且其中,所述支承构件被键接,以装配在所述支承构件通道内,并且防止所述支承构件围绕所述支承构件的纵向轴线而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是双稳态弹簧,并且其中,所述双稳态弹簧穿入在所述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中形成的双稳态弹簧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
所述支承构件包括同轴地围绕所述探针而布置的第一套筒支承构件和同轴地围绕所述探针而布置的第二套筒支承构件;并且
所述第二套筒支承构件的大小被设计为,当所述平移手柄沿着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的长度平移时,在所述第一套筒支承构件内同轴地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在所述探针中设有包括多孔远端的导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还包括机械地联接到所述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的近端的漏斗形联接器,并且其中,所述漏斗形联接器包括防止流体流出所述漏斗形联接器的近端的密封件。
10.一种静脉内装置组件,其包括:
管腔,其在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内形成流体通道,所述管腔流体地联接到:
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其能够连接到脉管接入装置并能够经由漏斗形联接器而连接到所述管腔;以及
位于所述管腔的近端的静脉内装置组件联接器;
探针,其沿着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具有一定长度;
平移手柄,其以机械方式与所述探针联接,所述平移手柄将所述探针平移穿过在所述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中形成的脉管接入装置联接器通道,从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的远端出来,并进入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所述平移手柄包括从中穿过而形成的管腔通道,当所述平移手柄朝向所述静脉内装置组件的远端而平移时,所述管腔穿过所述管腔通道;
沿着所述探针的长度形成的支承构件,当所述探针在静脉内装置组件内平移时,所述支承构件机械地支承所述探针;以及
形成在所述支承构件的近端的固定握把,其维持所述支承构件的近端相对于所述平移手柄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平移手柄中的支承构件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静脉内装置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被键接,以装配在所述支承构件通道内,并防止所述支承构件围绕所述支承构件的纵向轴线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1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