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材料制作3D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6154.3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尤文杰;邬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86 | 分类号: | B29C64/386;B29C64/379;B29C64/165;B33Y50/00;B33Y10/0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联航路158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生 材料 制作 模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材料制作3D模型的方法,涉及3D模型技术领域,包括3D打印设备在进行调试时需要根据3D模型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且将多个打印出的3D模型进行一一检测,然后通过粉末形态的仿生材料与粘结剂进行融合形成浆料,然后将浆料注入3D打印设备内,此时通过3D打印设备打印出的3D模型的材质为仿生材质,仿生材质制成的3D模型成型后可以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使3D模型通过低温进行定型,3D模型定型完成后在进行除菌作业,3D模型在除菌后进行包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3D模型打印技术还不具备感应传感器一类的生物识别,所以通过3D打印设备打印出的3D模型在应用时无法与适用于人体感应的设备进行使用,这样使得3D模型的实用性较为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仿生材料制作3D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速成型是制造技术的一次飞跃,它从成型原理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为制造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自上世纪80年代初材料累加成型思想产生以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许多快速成型技术,统称3D打印。其中激光固化成型技术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现有技术中的3D模型打印技术还不具备感应传感器一类的生物识别,所以一些通过3D打印设备打印出的3D模型在应用时无法与适用于人体感应的设备进行使用,这样使得3D模型的实用性较为局限,无法得到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仿生材料制作3D模型的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基于仿生材料制作3D模型的方法,
S1.准备3D打印设备,将3D打印设备进行调试,使3D打印设备在作业时可以正常运转;
S2.整理3D模型数据文件,并且通过常规材料进行测试,确保3D模型数据文件可以正常使用;
S3.进行参数设置,将3D模型数据文件与3D打印设备进行匹配,使3D打印打印设备可以正常通过3D模型数据文件内的参数将3D模型打印成型。
S4.将仿生材料研制成粉末状,然后使用粘结剂与粉末状的仿生材料进行融合,从而进行制备打印的浆料;
S5.将仿生材料所制备完成的浆料输送至3D打印设备内,通过3D打印设备进行打印3D模型,并且在3D模型打印的过程中准备冷冻干燥设备以及包装灭菌设备;
S6.3D模型打印完成后放入冷冻干燥设备内使其成型,最后再进行3D模型的包装灭菌。
具体的,在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3中,所述3D打印设备在进行调试时需要根据3D模型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且所述3D打印设备需要采用常规材料进行多次3D模型打印,并且将多个打印出的3D模型进行一一检测。
具体的,在步骤S4和步骤S5中,通过粉末形态的仿生材料与粘结剂进行融合形成浆料,然后将浆料注入3D打印设备内,此时通过3D打印设备打印出的3D模型的材质为仿生材质。
具体的,所述仿生材质制成的3D模型成型后可以对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此时3D模型会进行降温,使3D模型通过低温进行定型,所述3D模型定型完成后在进行除菌作业,3D模型在除菌后进行包装。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61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