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钢丝绳插接器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5582.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倪萌;刘峰;吴正全;陈仲波;郭明;刘祖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万祥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7/16 | 分类号: | D07B7/16;D07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钢丝绳 插接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钢丝绳插接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固定底盘、立板、操作杆和插接机构,固定底盘上端固定有立板,立板的上端设有插接机构,插接机构包括安装板、铰接在立板上的操作杆、固定在安装板前侧的导向滑套、套设在导向滑套内的导向滑杆以及固定在导向滑杆上的插接尖锥,导向滑套开设有第一滑孔,操作杆靠近其铰接点的位置处设有第二滑孔,导向滑杆固定有固定轴,固定轴依次穿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并分别与第一滑孔、第二滑孔滑动连接,立板位于插接机构的正下方水平固定有插接板,本发明使用过程中较为省力,可适用于对不同尺寸的钢丝绳进行插接工艺,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钢丝绳插接器。
背景技术
钢丝绳滑头插接时,钢丝绳越粗,插接越困难,特别是直径24.5mm以上的钢丝绳,至少需3人以上才能够完成,现钢丝绳插接工艺是采用人工拿锤子将尖锥砸入钢丝绳缝隙的方法,此工艺存在以下缺点:
(1)一人拿尖锥,一人打锤,至少需要2人才能操作,两人配合,存在打锤伤人的危险。
(2)尖锥时常无法有效砸进钢丝绳每股缝隙中,对钢丝绳损害较大,甚至会砸断多根钢丝绳。
(3)尖锥砸透钢丝绳缝隙与地面接触,报废率高。
(4)工作效率低,插接时间长,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钢丝绳插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钢丝绳插接器,包括固定底盘、立板、操作杆和插接机构,所述固定底盘上端的中央位置处垂直固定有立板,且立板的上端设有插接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安装板、铰接在立板上的操作杆、固定在安装板前侧并与立板平行的导向滑套、套设在导向滑套内并与其在纵向上滑动连接的导向滑杆以及固定在导向滑杆底端上的插接尖锥,所述导向滑套的前侧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孔,所述立板位于导向滑套的前侧,且操作杆靠近其铰接点的位置处并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孔,所述导向滑杆上垂直固定有固定轴,且固定轴依次穿过第一滑孔和第二滑孔并分别与第一滑孔、第二滑孔滑动连接,所述立板位于插接机构的正下方水平固定有插接板,且插接板远离立板一端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呈U型的插槽孔。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自由端固定有防滑手柄。
优选的,所述插接板的底面并远离插槽孔的一端通过加强板筋与立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接尖锥通过固定套与导向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套通过插销与开设在导向滑杆上的插销孔相配合固定在导向滑杆的顶端上。
优选的,所述插接板上设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设有一对,且两定位机构分别位于插槽孔的两侧并关于插槽孔对称,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一定位块、一对定位杆、一定位板、一对定位弹簧以及一锁止机构,所述定位块位于插接板的上方并面向插接板的一侧设有弧形面,且定位块底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垂直固定有定位杆,所述插接板位于插槽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穿孔,且两定位杆的自由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穿孔延伸至插接板的下方并连接有与定位块平行的定位板,每个所述定位杆均套设有定位弹簧,且定位弹簧位于插接板和定位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一锁止板、一锁止弹簧、一锁止滑块和一锁止触头,所述定位板靠近立板的一端并沿定位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锁止槽,且锁止槽内通过锁止弹簧固定有与锁止槽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连接的锁止滑块,所述锁止滑块上水平固定有锁止触头,且锁止触头的自由端水平延伸至定位板的左端,所述锁止触头的端部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锁止板位于定位板的左端并与定位杆平行,且定位杆锁止板靠近定位板的一侧并沿锁止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有与锁止触头相适配的卡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万祥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万祥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