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5427.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梁;陈依泠;孙平平;蒋俊;苏磊;翁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爱德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E04B1/76;E04B1/80;E04B1/94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吴娟;杨哲 |
地址: | 31110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龙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保温 模板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外墙保温耐久性差、施工效率低、易出现质量通病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保护层、保温层、粘结层和U形连接件,保温层位于保护层和粘结层之间,保护层中设置有钢丝网,多层复合结构提高了免拆复合保温模板的抗裂性,避免因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保温层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在工厂预制,在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之间设置U型钢筋连接件,增强了保温系统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牢靠性,提高保温系统的耐久性,实现保温结构一体化;免拆复合保温模板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保温墙体整体结构稳定性强,不易开裂和损坏,建筑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领域,涉及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具体是一种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墙体保温措施以外墙外保温技术为主,尤其2000年以来,随着65%节能标准的推行和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截止2017年,我国已累计完成节能面积48亿平方米,这些建筑节能大多数工程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国家《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8规定: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应不少于25年。外墙外保温技术设计使用年限25年,与主体结构50年、甚至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相比,存在严重不匹配现象,另由于外墙外保温技术施工质量不易控制,致使外保温短期内开裂、脱落、空鼓现象普遍发生。预计到2025年将有较多的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将进入维修和维护期,每年约近千亿的巨额维修更换费用,近亿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等社会问题,将严重干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因此,推行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保证外墙保温系统的耐久性,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人民对居住环境和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能提高居住建筑的保温性能,耐久性与建筑物同寿命,可以减少建筑物外墙保温的维护费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将对目前的保温理念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也可推动建筑和结构专业相关领域的研究。
从目前外墙外保温技术施工方法和使用情况来看,现有建筑保温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外墙内保温占用室内使用空间,且由于圈梁、楼板、构造柱等会引起热桥,热损失较大。
2、外墙外保温受室外气候影响大,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大,容易造成墙体开裂。
3、保温与主体结构分开施工,延长施工周期,增加建筑成本。
4、保温层与其他材料材质密度相差过大,材质间的弹性模量和线性膨胀系数也不相同,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也不同,极容易产生面层的裂缝。
5、保温层与主体间存在空腔,抗风压尤其是抗负风压的性能差;并且火灾时会很快形成“引火通道”,易迅速蔓延。
6、外墙外保温耐久性很差,容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且建筑寿命周期内需要定期维护,增加了成本并降低了建筑品质。
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应用于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免拆复合保温模板,来提高外墙保温系统的抗裂性,避免因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保温层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延长使用寿命,简化施工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免拆复合保温模板及其施工方法,该免拆复合保温模板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保温免拆模板的结构提高保温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的便捷性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爱德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优爱德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