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细钢渣砂制备的环保型水泥砂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5090.5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诸华军;戴硕;吴其胜;姜瑞雨;殷志峰;田亮;张忠伦;李桂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制备 环保 水泥砂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细钢渣砂制备的环保型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包括胶凝材料、集料、纤维、减水剂和水,其中胶凝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钢渣粉)组成,所述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的30%;集料由特细天然砂和钢渣砂组成。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1%~0.3%;所述减水剂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25%~0.4%;所述水泥砂浆的水胶比为0.28~0.32。该水泥砂浆充分利用钢渣砂,缓解了天然砂资源短缺的问题,有利于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细钢渣砂制备的环保型水泥砂浆原材料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钢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造成每年有上亿吨钢渣从钢铁企业排出。目前,我国钢渣累积堆存量超过13亿吨,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我国的钢渣资源化利用率不足30%,因此,解决钢渣的利用问题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建筑材料行业呈现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混凝土技术成熟和应用成本低廉,在建筑材料领域被广泛应用。混凝土的巨大使用量,导致砂石集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大,进而出现天然砂资源紧缺的问题。大量的开采导致优质的天然砂资源逐渐减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中粗砂枯竭的现象。同时,水泥使用量巨大,且水泥行业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生产过程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钢渣作为炼钢的副产品,其压碎值、磨耗率等各项物理和力学指标相当于或优于机制砂和河砂,是天然砂的理想替代品。已有科研工作者将钢渣砂代替部分天然砂用于水泥砂浆中,且随着人们对钢渣处理工艺的完善,钢渣砂的应用率日益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物掺合料作为胶凝材料,并采用特细天然砂和钢渣砂复合制备了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环保型水泥砂浆。该水泥砂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使废弃物变废为宝,还缓解了天然砂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特细钢渣砂制备的环保型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料包括胶凝材料、集料、纤维和减水剂,其中胶凝材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组成,集料由特细天然砂和钢渣砂组成。所述普通硅酸盐水泥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70%;所述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30%,由粉煤灰、矿渣粉和钢渣粉组成,其中粉煤灰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5%~10%,矿渣粉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5%~15%,钢渣粉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10%~20%。胶凝材料与集料的重量比为1:1.2~1:1.5,所述纤维为聚丙烯纤维,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1%~0.3%,所述减水剂占胶凝材料总重量的0.25%~0.4%,所述水泥砂浆的水胶比为0.28~0.32。
所述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述钢渣粉平均颗粒尺寸为3.5~5μm,
所述特细天然砂细度模数0.9~1.1,含泥量≤2.0%。
所述钢渣砂最大粒径为1.25mm,细度模数0.9~1.2。
本发明加入了聚丙烯纤维,增强砂浆的抗折性能,形成一种抗裂效果好的水泥砂浆。
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30%,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通过压蒸安定性实验,从而确定钢渣砂的安全代砂率,为钢渣砂的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水泥砂浆充分利用钢渣粉和钢渣砂,缓解了天然砂资源短缺的问题,且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工学院;中建材科创新技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5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异性结合RIPK3的多肽及其用途
- 下一篇:操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