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4708.6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学;李雯;陈盈;汪志斌;梁昆;张成;计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达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37 | 代理人: | 温明霞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装配式 框架 建筑 预应力 筋接长 连接器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及使用方法,其中,下垫板设在锚固混凝土面上,第一锚板设于所述下垫板的上方,第一锚板上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孔洞和若干个第一紧固连接孔,下预应力筋的上端依次穿过下垫板和第一锚板后由下夹片锚固;第二锚板设于第一锚板的上方,第二锚板上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二预应力筋孔洞和若干个第二紧固连接孔,上预应力筋的下端穿过第二锚板后由上夹片锚固;第二紧固连接件穿过第二紧固连接孔后拧入第二部分的第一紧固连接孔中,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预应力筋和所述上预应力筋外,上端与上夹片相抵,下端与下夹片相抵。本发明在拆卸时无需再次张拉预应力筋,适用于狭小空间且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张拉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结构产业化的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后张预应力筋的形式也应用更加广泛。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装配式结构发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上施加预应力使装配式构件连接在一起,部分结构还可以通过预应力抵消所受荷载,增加构件承载能力。混凝土获得预应力最常用的方法是张拉预应力筋,夹片式锚具是锚固预应力筋的常用工具。
夹片式锚具主要由夹片、锚板和锚垫板组成。锚板上设有锥形孔洞,由夹片握裹预应力筋,在预应力筋回缩时将其锚固在锚板的锥形洞中,实现预拉效果。但传统的夹片式锚具若需要拆卸,需预留一定长度的筋,在拆卸时先张拉筋,取出夹片,再拆除锚板。然而在部分结构中,不具备张拉锚固后再多预留筋的空间,且筋张拉拆除作业空间较小,不方便使用后拆除锚具。因此,需要设计研发一种既具有足够的锚固强度,且便于在狭小作业空间安装、拆卸的锚具形式及连接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具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在拆卸时无需再次张拉预应力筋,适用于在狭小作业空间实现预应力传递,实用性强,而且拆卸后锚具可重复循环利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包括下锚具、上锚具和连接部件;所述下锚具包括下垫板、第一紧固连接件、下预应力筋、第一锚板和下夹片,所述下垫板固定设置在锚固混凝土面上,所述第一锚板设置于所述下垫板的上方,且与所述下垫板之间预留有空间,所述第一锚板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预应力筋孔洞和若干个第一紧固连接孔,且各第一预应力筋孔洞所在圆周的半径小于各第一紧固连接孔所在圆周的半径,若干个所述第一紧固连接件与第一锚板紧固连接,且所述第一紧固连接件的螺杆段旋合穿过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紧固连接孔后与所述下垫板相抵接,每个第一预应力筋孔洞内设置有一个所述下夹片,所述下预应力筋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下垫板和所述第一锚板后由所述下夹片锚固;所述上锚具包括第二锚板、上预应力筋和上夹片,所述第二锚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锚板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锚板之间预留有空间,所述第二锚板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预应力筋孔洞和若干个第二紧固连接孔,所述第二预应力筋孔洞与所述第一预应力筋孔洞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紧固连接孔与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紧固连接孔位置对应,每个第二预应力筋孔洞内设置有一个所述上夹片,所述上预应力筋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二锚板后由所述上夹片锚固;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二紧固连接件和套筒,所述第二紧固连接件穿过第二紧固连接孔后拧入第二部分的所述第一紧固连接孔中,以使所述第一锚板与所述第二锚板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下预应力筋和所述上预应力筋外,且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上夹片相抵,下端与所述下夹片相抵。
所述的可拆卸装配式框架建筑预应力筋接长连接器,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连接件为半螺纹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连接件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锚板的厚度、所述第一锚板的厚度和两者之间的间距之和,所述第二紧固连接件上的螺纹长度与所述第一锚板的厚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4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