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内置零件自动化安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3483.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唐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盛(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方向同行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97 | 代理人: | 肖甜甜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内置 零件 自动化 安装 设备 | ||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轮毂内置零件自动化安装设备,工作台包括轮毂装配区,轮毂装配区包括轮毂抓取传送机构、以及由左至右依次相互间隔排列的第一轮毂定位工装、第二轮毂定位工装、第三轮毂定位工装、第四轮毂定位工装、第五轮毂定位工装、第六轮毂定位工装和第七轮毂定位工装;下轴承输送机构和下轴承上料机构,其两者均位于第二轮毂定位工装的旁侧;衬套上料机构和上轴承上料机构,其两者均位于第三轮毂定位工装的旁侧;上油封上料机构、下油封上料机构和下油封输送机构,其三者均位于第五轮毂定位工装的旁侧;其装配方便、快捷,大幅度提升产品装配的工作效率和装配后的成品合格率,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自动化装配设备,尤其是一种轮毂内置零件自动化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轮毂的中心通孔内进行上轴承、下轴承、上油封、下油封及衬套的安装采用人工进行将轮毂进行上料定位后,再通过人工将上轴承安放后人工启动顶压机构进行顶压以完成上轴承的装配,然后人工将轮毂翻面后再人工安放下轴承和衬套后再人工启动顶压机构,最后进行上油封安放人工顶压,轮毂翻面再进行下油封安放人工顶压,其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并且装配成品合格率较低,同时装配后检测也为人工检测,因此使得装配时需要较多人工进行操作,使得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升工作效率和成品合格率的轮毂内置零件自动化安装设备。
本发明所设计的轮毂内置零件自动化安装设备,包括:
工作台,其包括轮毂装配区,轮毂装配区包括轮毂抓取传送机构、以及由左至右依次相互间隔排列的第一轮毂定位工装、第二轮毂定位工装、第三轮毂定位工装、第四轮毂定位工装、 第五轮毂定位工装、第六轮毂定位工装和第七轮毂定位工装;第二轮毂定位工装、第四轮毂定位工装和第六轮毂定位工装的中心孔上方分别设置有顶压机构,轮毂抓取传送机构将左侧一工装处的轮毂抓取并传送至右侧一工装处,第二轮毂定位工装通过弹性复位机构安装于工作台上;
下轴承输送机构和下轴承上料机构,其两者均位于第二轮毂定位工装的旁侧;下轴承上料机构将下轴承上料并放置于下轴承输送机构上,下轴承输送机构将所上料的下轴承输送至第二轮毂定位工装的中心孔下方;
衬套上料机构和上轴承上料机构,其两者均位于第三轮毂定位工装的旁侧;衬套上料机构将衬套上料至第三轮毂定位工装处轮毂的中心通孔内,上轴承上料机构也将上轴承上料至第三轮毂定位工装处轮毂的中心通孔内;
上油封上料机构、下油封上料机构和下油封输送机构,其三者均位于第五轮毂定位工装的旁侧;下油封上料机构将下油封上料并放置于下油封输送机构上,下油封输送机构将所上料的下油封输送至第六轮毂定位工装的中心孔下方,上油封上料机构将上油封上料至第五轮毂定位工装处轮毂的中心通孔上端口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八轮毂定位工装、旋转检测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检测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分别位于第八轮毂定位工装的中心孔上方和下方,且第八轮毂定位工装位于第四轮毂定位工装和第五轮毂定位工装之间。
作为优选,旋转检测机构包括固定于工作台上的第一架体、下压板、感应件、用于感应感应件上的感应部的感应器、以及与第八轮毂定位工装的中心孔位置对应的下压气缸和检测轴体,下压气缸固定于第一架体上,其活塞杆上固定下压板,检测轴体旋转式安装于下压板上,感应器安装于下压板上,感应件固定于检测轴体上,且感应件与感应器的位置相互对应,检测轴体下端设置有上密封圈和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的第一圆台体中的至少一者,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与检测轴体位置对应的检测驱动轴、举升板、步进驱动电机和固定于工作台上的举升气缸,检测驱动轴旋转式安装于举升板上,步进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于举升板底面,步进驱动电机的转轴与检测驱动轴底端固定相连,举升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工作台的贯通区后与举升板固定相连,检测驱动轴的上端设置有下密封圈和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的第二圆台体中的至少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盛(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名盛(宁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3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小样本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 下一篇:滚珠震动装置及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