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以及电子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2679.X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钱俊;赵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果加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功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L12/10;H04B3/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6 | 代理人: | 吕品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以及 电子锁 | ||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以及电子锁系统,其中通信系统包括:信号发送单元以及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模块、调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信号接收单元包括:解调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储能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电子锁系统包括电子锁以及电子钥匙以及本发明的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信号发送单元设置于电子钥匙内,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单元设置于电子锁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针对电表箱机械锁智能化极低成本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源线载波的单线双向通信系统,不采用专用的电力载波芯片,成本低,通信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电子锁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每年采购的电表箱大概2000万只左右,一个电表箱需要配置两个机械锁。在电力系统数字化的浪潮下,如何低成本的改进电表箱,尤其是改进机械锁,使之成为智能锁,是一个相当大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电子锁系统。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包括:信号发送单元以及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源模块、调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数字信号调制到电源信号中,生成载波电源信号后发往信号接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包括:解调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储能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所述解调模块用于接收并解调载波电源信号,以得到电源信号和数字信号。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的调制模块包括N沟道MOS管以及P沟道MOS管,N沟道MOS管的G极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N沟道MOS管的D极与P沟道MOS管的G极连接,P沟道MOS管的S极与第一电源模块连接,P沟道MOS管用于控制电源通断,第一控制模块控制N沟道MOS管的G极控制端,当第一控制模块发送低电平时,P沟道MOS管关闭,N沟道MOS管关闭,所述信号发送单元输出的电压为0V;当第一控制模块发送高电平时,P沟道MOS管导通,N沟道MOS管导通,所述信号发送单元输出第一电源模块电压。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还包括:接收模块、第一电路、第二电路,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载波电源信号,所述接收模块分别与第一电路、第二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路上依次连接第一限流二极管、储能模块、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路上依次连接第二限流二极管、解调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与解调模块连接,第二电源模块用于供电,储能模块用于当第一控制模块发送低电平时维持所述信号接收单元的工作,第一限流二极管、第二限流二极管用于隔离储能模块和解调模块的电路连接,防止储能电路供电时干扰解调模块工作;解调模块用于完成通信信号和电源信号的分离;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识别信号,载波电源信号进入接收模块后被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储能模块进入第二电源模块,另一路进入解调模组,解调后进入控制模块,当载波电源信号为高时,储能模块充电,控制单元接收信号“1”;当载波电源信号为低时,储能模块放电。
本发明的电子锁系统,包括电子锁以及电子钥匙以及本发明的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所述信号发送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钥匙内,通信系统的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设置于所述电子锁内,所述电子钥匙用于发出载波电源信号,所述电子锁用于接收并解调载波电源信号,得到电源信号和数字信号,并根据数字信号控制电子锁的开启与锁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针对电表箱机械锁智能化极低成本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源线载波的单线双向通信系统,不采用专用的电力载波芯片,成本低,通信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信号接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果加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功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果加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功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