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线包覆层剥离装置、端子压接装置、电线端处理装置、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2459.7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亮一;高桥正浩;铃木清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3/052 | 分类号: | H01R43/052;H01R43/28;H01R4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覆层 剥离 装置 端子 处理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牢固地附着的包覆层断屑可靠地掉落的电线包覆层剥离装置。电线包覆层剥离装置(23、33)包括:多个剥离刀(231、233),该多个剥离刀(231、233)成对设置,该多个剥离刀(231、233)从两个方向在电线(W)的端部的包覆层切出切口;以及夹具(211),其对电线的端部的基侧部分进行把持。该电线包覆层剥离装置(23、33)还包括包覆层断屑敲落构件(241),该包覆层断屑敲落构件(241)在与附着于剥离刀(231、233)的前侧的包覆层部分(WK)(图4的(D))相接触的位置和与该位置分开的位置之间往复驱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1月30日,申请号为201910093327.0,发明名称为电线包覆层剥离装置、端子压接装置、电线端处理装置、端子压接电线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电线的端部的包覆层(皮)剥离(剥掉)的装置、在剥离包覆层之后将端子压接的装置。特别是涉及适合直径比较粗(例如绞合线截面积8sq(mm2)~20sq(mm2))的电线使用的包覆层剥离装置、端子压接装置等。
背景技术
为了将端子自动地压接于粗电线或电线的芯线强度较低的铝电线,如下所述,要求应对(1)包覆层断屑(剥皮断屑)的问题和(2)端子压接时的电线伸长所引起的弯曲的问题。
(1)关于包覆层断屑
为了剥离粗电线的包覆层而在包覆层上切出切口,通常采用与电线的芯线组合直径(绞合直径)相对应的半圆弧形状的包覆层剥离刀(切割刀,日文:切り込む刃)。此外,在剥离除粗电线以外的电线的包覆层时,通常使用菱形形状的刀。其原因在于,在粗电线的情况下,当使用菱形形状的刀时,包覆层的未形成切口的余下部分变大,拉回电线并撕扯未切出切口的部分(参照图3的(C)、段落0034等)时的阻力增加,从而不优选。另外,撕扯部分的形状不整齐,从而导致端子压接时的故障、品质劣化。
在被卷轴卷绕的粗电线中,在电线本身的重量、伴随卷轴卷绕所产生的张力的作用下,在制造时与圆弧相组合地加捻而成的芯线有时变形为椭圆形形状。在该情况下,虽然用上述半圆弧刀在包覆层上切出切口,但剥离后的包覆层的断屑有时会卡在刃形部上。当在该状态下继续进行以后的作业时,有时会产生包覆层的切口形状不良等品质降低,需要可靠地去除附着的包覆层断屑。
作为去除该包覆层断屑的技术方案,存在日本特开2009-55766号公报(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造研)。在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包覆层去除片与基于摆动动作方式的剥离刀闭合动作连动地向电线侧中央方向移动,在剥下包覆层后,保持包覆层去除片,并通过比剥离刀打开动作延迟地进行打开动作,从而自剥离刀去除包覆层断屑。
(2)压接时电线伸长
在将端子压接于粗电线之际,由于电线芯线的直径比较大,因此在端子压接时产生芯线相当程度伸长的现象。如果不采取吸收该电线伸长的措施,则有可能产生电线弯曲、芯线的压曲。
作为以防止电线弯曲为目的来吸收电线的伸长的方法的方案,存在日本特开2015-211039号公报(专利文献2、KOMAX)。在该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根据压接时产生的电线芯线伸长,电线输送把持器相对应地在电线轴线方向上做动作,防止电线的弯折、压曲。该专利文献2的技术需要电线芯线的伸长状态(伸长力、伸长尺寸)的传感和对电线输送把持器进行驱动的致动器的复杂的同步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57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11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自动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2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