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含浸预浸料制备方法及预浸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01828.0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9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谈昆伦;郝晓飞;季小强;张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5/14 | 分类号: | B29B15/14;B32B5/02;B32B5/26;B32B9/00;B32B9/04;B32B17/0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卫翠婷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含浸预浸料 制备 方法 预浸料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成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含浸预浸料制备方法及预浸料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第一胶膜进行低克重涂胶;对第二胶膜进行高克重涂胶;将涂胶后的第一胶膜和第二胶膜贴附在纤维层两侧面,并进行热压成型;贴附导气层于热压后的第一胶膜上。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预浸料热压工艺的改良,在对第一胶膜和第二胶膜涂胶时对其涂胶参数进行了控制,形成了上部微浸润层、中部干纱层和底部浸润层的结构,而且微浸润层具有透气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即保留了半含浸预浸料基层的透气连贯性,减少了厚重产品铺层抽真空固化过程中的气体残留,又保证了半含浸预浸料基材中干纱的稳固性,减少了铺放过程中干纱的扭曲、滑移、分散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含浸预浸料制备方法及预浸料结构。
背景技术
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其性能好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风电叶片等技术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多采用充分浸润工艺,一般包括上层树脂层、中间纤维层以及下层树脂层;现有技术中,在将这种复合材料应用于厚重规格的产品时,往往采用层铺、灌注树脂胶、抽真空固化的工艺,然而这种复合材料在铺层时,层与层之间容易出现气体的裹露,在抽真空和固化的过程中,会导致气体残留在层间,进而导致了产品的内部质量缺陷;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中所示,采用了一种半含浸的制造方法,即只在纤维下层树脂浸润,使得上层纤维为干纱,通过这种方式就解决了层铺时层间内部气体残留的问题;然而上述方案在铺贴过程中,会出现干纱层的滑移、扭曲、分散等问题,导致铺贴稳定性不好;
为了解决铺贴稳定性不好的问题,相关技术中在上述干纱层上覆盖一层毛毡,用于干纱层的防护,然而该种方案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在铺贴的过程中,新增加的毛毡层并不能彻底解决干纱移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铺贴过程中,毛毡也会出现不平整,例如褶皱等现象。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含浸预浸料制备方法及预浸料结构,既保留半含浸预浸料固化时的透气连贯性,又提高铺放过程中产品稳定性,防止纱线的滑移、扭曲、分散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含浸预浸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第一胶膜进行低克重涂胶;
对第二胶膜进行高克重涂胶;
将涂胶后的第一胶膜和第二胶膜贴附在纤维层两侧面,并进行热压成型;
贴附导气层于热压后的第一胶膜上。
进一步地,在涂胶时,第一胶膜的涂胶厚度小于第二胶膜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对第一胶膜进行涂胶时,控制第一胶膜上涂胶的厚度和位置参数。
进一步地,在对第一胶膜进行涂胶时,在第一胶膜上进行均匀涂胶,并且在浸润后第一胶膜与纤维层的层间均布有气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胶膜上的涂胶图案为平面型、网格型、连续波浪线型或者连续折线形。
进一步地,涂胶后的所述第二胶膜对所述纤维层的底面进行充分浸润,涂胶后的所述第一胶膜对所述纤维层的顶面进行微浸润,并且所述纤维层中间部分为干纱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半含浸预浸料制备方法制备的预浸料结构,,包括:导气层、微浸润层、干纱层和底部浸润层;
所述导气层为透气材质,其铺贴于所述微浸润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1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