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9426.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凌珠钦;陆海翔;陈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众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2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废水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硫废水进行板框过滤,(2)将步骤(1)获得的澄清脱硫废水进行预制浓缩得到脱硫废水和反渗透淡水,(3)将步骤(2)获得的反渗透淡水返回脱硫塔,(4)将澄清滤液用带pH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5)将步骤(4)获得的第一级电渗析淡水返回第一调节罐,(6)将步骤(4)获得的初步浓缩后的脱硫废水通过电渗析装置进行深度浓缩。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克服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具有的处理工序复杂、重金属不能回收会形成废固的缺点,达到脱硫废水真正零排放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公认的世界资源大国,煤炭产量居世界前列,煤炭的比重在各大能 源中能占据80%以上,而调查显示大气中的硫化物排放有90%产生于煤炭的不 充分燃烧。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实现环境的改 善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煤炭的燃烧,而减少煤炭的燃烧又具有诸多的不可行性, 可以对煤炭燃烧产生的硫化废水进行二次处理,实现其循环使用。目前在火电 厂发电时常常产生大量的烟气,往往通过湿法脱硫技术进行烟气的脱硫,但是 不可避免的是在经过了湿法脱硫后,产生的大量的含硫废水,如何进行废水的 脱硫处理成为当今火电厂关注的焦点。
我国90%以上的燃煤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 的脱硫废水,需进行处理。
脱硫废水的常规处理工艺为“中和——沉淀——混凝”,处理后的脱硫废水 可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但这些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无机盐,盐含量一般为 2-3.5%(质量百分比),环保政策要求逐步对这些高盐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
高盐废水零排放,主要包括浓缩减量和蒸发结晶两个过程。浓缩减量,可 用的方法有:反渗透(苦咸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反渗透、蝶管式反渗透)、正渗透、 膜蒸馏和电渗析。
近年来,随着均相离子交换膜制备技术的突破,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技 术在高盐废水浓缩减量上因其浓缩倍数高、减量化程度高、投资成本和运行成 本适中的优点,具有独特优势。
均相离子交换膜具备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即低电阻和高渗透选择性。低电 阻能够降低运行过程的电压,从而使电渗析过程的运行能耗较低;渗透选择性 高使得均相离子交换膜对反离子(与膜固定荷电基团电性相反的离子)具有高渗 透性,但基本不透过同离子(与膜固定荷电基团电性相同的离子),从而使电渗析 过程的运行效率较高。均相离子交换膜还具备合适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 和热稳定性。如:能够承受在被安装到电渗析设备过程中的操作应力以及在电 渗析过程中膜两侧的水力学压力差,能够在溶液pH值介于2到12之间时保持 长期稳定,能够在温度不高于45℃时能保持长期稳定。
近年来,有关电渗析技术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专利也有报道, 如:《一种采用电渗析技术进行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的方法》
(CN201410590054),采用多级逆流倒极电渗析方法对纳滤产水进行脱盐和浓 缩;《一种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CN201410734641),将澄清滤液用带pH 值调节功能的电渗析膜组器进行浓缩:《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
(CN201510526476),对脱硫废水用电渗析系统进行浓缩处理。这些工艺,均未 涉及均相离子交换膜的应用,未涉及浓缩减量过程的具体工艺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简便、高效的烟气脱硫废 水处理工艺,解决传统废水处理方法中处理工序复杂、重金属不能回收会形成 废固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众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众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9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