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指辅助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7416.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1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品;柯欣彤;陈晓忠;应一博;吴秋吉;叶佳辉;黄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昊泽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9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指 辅助 训练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手指辅助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电动缸驱动滑套滑动;滑套驱动两个连杆机构;连杆机构由四个连杆组件组成;连杆组件包括摇杆、连杆和活动杆;摇杆的一端与支座铰接,支座固定在支撑板上;摇杆的中部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套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杆的一端铰接;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套环;定弧形杆与每个连杆组件的活动杆通过一根弹簧连接;单指驱动机构包括由旋转电机驱动的动弧形杆;动弧形杆的内侧面两端均固定有凸起;每个凸起只与对应一个连杆机构的活动杆接触,且两个凸起不同时与活动杆接触。本发明通过两个动力便实现了整只手的各手指同步合拢训练模式或各手指逐个顺序训练模式的任意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指辅助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手功能是否健全是影响一个人能否独立生活的重要因素,丧失部分或全部手指运动能力将使人无法正常完成日常生活动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又名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研究表明,对中风患者进行持续高强度的手指重复训练有助于手部运动功能的康复。传统的中风治疗主要依靠医生护士或者家属与患者一对一的手把手式康复训练,成本高,依靠别人的帮助也使得患者在康复训练中较为被动,无法保证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对患者手指部位进行全面、多种模式康复训练的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指辅助训练仪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手指辅助训练仪,包括支撑板、滑杆、电动缸、滑套、连杆机构、安装块、定弧形杆、支杆、弹簧和单指驱动机构;所述的支撑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安装块固定在滑杆的另一端;安装块的两侧均固定有套环;所述电动缸的缸体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的滑套与滑杆构成滑动副,并与电动缸的推杆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连杆机构对称设置在滑杆两侧;所述的连杆机构由沿周向等距排布的四个连杆组件组成;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摇杆、连杆和活动杆;摇杆的一端与支座铰接,支座固定在支撑板上;摇杆的中部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套铰接;摇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杆的一端铰接,且摇杆与活动杆的铰接端外侧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板;限位板与摇杆的外侧面平行;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套环;初始状态下,摇杆与活动杆平行,且活动杆比摇杆靠近滑杆设置;活动杆与摇杆的铰接端端面为圆弧面,摇杆上的限位板与圆弧面相切且贴合设置;每个连杆机构中,四根活动杆上的套环位于同一圆周上,且该圆周与安装块对应侧的套环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所述的定弧形杆套置在各连杆组件外,且与滑杆通过支杆固定连接;定弧形杆与每个连杆组件的活动杆通过一根弹簧连接;所述的单指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动弧形杆和连接杆;所述旋转电机的壳体固定在安装块底部;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并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的从动齿轮与滑杆构成转动副;所述的动弧形杆位于连杆组件外侧,并位于定弧形杆内侧;动弧形杆与从动齿轮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将动弧形杆等分为两个杆段;动弧形杆的内侧面两端均固定有一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部为弧面,弧面两端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活动杆外侧面的宽度;凸起与活动杆接触时构成凸轮副,每个凸起只与对应一个连杆机构的活动杆接触,且两个凸起不同时与活动杆接触。
优选地,所述动弧形杆的弧长对应圆心角为110°,杆段的弧长对应圆心角为55°,连杆机构的四个连杆组件中相距最远的两个连杆组件所夹圆心角为30°,两个连杆机构两侧所夹圆心角均为150°。
优选地,所述的电动缸和旋转电机均由控制器控制。
优选地,所述的套环内固定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器。
该手指辅助训练仪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7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