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的智能解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5464.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范一心;范陈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预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33 | 分类号: | G06F16/33;G06F16/338;G06F16/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智能 解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的智能解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在AI智能分析系统中确定需要进行分析的数据;S2.AI智能分析系统对用户选择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并生成客观分析结果;S3.AI智能分析系统对客观分析结果进行解读自动生成客观分析报告;S4.用户通过交互方式对客观分析报告进行数据查询与再分析,生成用户主观分析报告,其中交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对话式和搜索式;S5.结合自动生成的客观分析报告和用户主观分析报告输出最终的结果报告。本发明为用户提供了能够简单查询分析数据的方法,并能为用户自动生成对数据查询分析结果的总结报告,直观解释分析查询结果,能极大便利用户查询分析数据,降低数据分析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的智能解读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等不断深入,各类数据大幅增加,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数据的智能解读方法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还比较简单,只是进行一般的数据采集、过滤、存储,能力单一,缺乏智能化和底层的分析算法,不方便用户进行查询分析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的智能解读方法,基于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用户提供了能够简单查询分析数据的方法,并能为用户自动生成对数据查询分析结果的总结报告,直观解释分析查询结果,能极大便利用户查询分析数据,降低数据分析的难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数据的智能解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在AI智能分析系统中确定需要进行分析的数据;
S2.AI智能分析系统对用户选择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并生成客观分析结果;
S3.AI智能分析系统对客观分析结果进行解读自动生成客观分析报告;
S4.用户通过交互方式对客观分析报告进行数据查询与再分析,生成用户主观分析报告,其中交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对话式和搜索式;
S5.结合自动生成的客观分析报告和用户主观分析报告输出最终的结果报告。
较佳的,所述S1的具体步骤包括:
S11.用户选择数据源;
S12.用户选择数据模型;
S13.用户选择具体需要进行分析的数据维度和度量;
S14.用户对选择的维度和度量进行限定。
较佳的,所述S2的具体步骤包括:
S21.AI智能分析系统根据用户的限定条件读取具体的数据;
S22.对数据进行基本情况的刻画描述;
S23.对数据变化进行分析;
S24.对数据的分布进行分析;
S25.对数据进行对比。
较佳的,所述S22中的数据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数、时间跨度、时间粒度、空间范围、空间粒度、数据来源,数据的极值、分布和离散度。
较佳的,所述S23中的数据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增幅、同比和环比;所述S24中的数据的分布包括地域分布(如省、市、区县、店/网点等)、用户群分布(如年龄、性别、职业等)和产品分布(如动感地带和全球通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预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数预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5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渲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凿岩台车内置供水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