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4969.4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7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祝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本发明通过将触控电极设置环形镂空孔分割为相互绝缘的非镂空区以及多个位于镂空区的辅助走线,仅非镂空区实现触控功能,有效解决了当制程中绝缘层中出现异物导致发生短路的发生,即使异物导致短路,也仅是所述触控电极走线与所述位于镂空区的辅助走线电连接,由于所述位于镂空区的辅助走线与是非镂空区相互绝缘设置,并不会影响到触控功能,从而提升了触摸面板对触摸位置准确响应,并提高触摸面板生产良率。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将所述触控电极走线还与位于镂空区的辅助走线相互电连接,实现了对所述触控电极走线的增厚效果,可实现所述触控电极走线的阻抗降低,还提升了信号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邻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技术主要包括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在车载、手机、平板、电脑及电视产品上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一般说来,触控功能已成为多数显示装置的标配之一,其中电容性触控屏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原理是使用手指或触控笔等工具与触控屏产生电容,并利用触控前后电容变化所形成的电信号来确认面板是否被触摸及确认触摸坐标。
触摸面板通常由有机发光二级管显示装置(OLED)或液晶显示器(LCD)等显示装置与触摸板结合形成。触摸面板在手机,平板,车载显示屏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工业设备终端中都有广泛应用。
触摸板包括用于一般为矩阵形式的触摸图案,以及用于连接到触摸IC的、触控电极走线。当在显示装置上制作触摸板时,触摸图案和触摸信号可以位于同一金属层,也可以由不同层金属走线构成。当触摸图案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由不同层金属走线构成时,中间一般由绝缘层隔开。同时触摸图案以及所述触控电极走线在进行设计时一般需要避开像素发光区域,避免影响面板的显示效果。
当触摸图案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由不同层金属走线构成时,需要考虑触摸图案和触控电极走线在非像素发光区域的形状设计及分布。在触摸面板上,当触摸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位于不同层时,通常采用下图1的触摸面板设计方式。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触摸面板90中,方块示意触摸电极91呈阵列排布,触摸电极91和与之相连的所述触控电极走线92通过将两者之间绝缘层打孔的方式相连。所述触控电极走线92在经过其他触摸电极91时,假设对触摸电极91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92简单进行重叠等线宽设计,当制程中像素发光层的封装层中或者在隔开触摸电极91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92的绝缘层中出现异物,那么触摸电极91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92易发生短路。短路会极大的影响触控性能,导致触摸面板无法对触摸位置准确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电极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易发生短路,并影响大板产出率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模组,包括至少两个触控电极,相互间隔设置;绝缘层,覆盖于所述触控电极上;以及至少两条触控电极走线,设于所述绝缘层上;其中,每一触控电极包括镂空区和非镂空区,所述镂空区中形成有与这一触控电极绝缘的辅助走线,所述绝缘层中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对应贯穿至每一触控电极的所述非镂空区的表面,所述第二孔贯穿至每一非镂空区的所述辅助走线的表面;一条触控电极走线通过所述第一孔仅与一个触控电极的所述非镂空区连接,且这一条触控电极走线通过所述第二孔与其余的触控电极的辅助走线连接。
进一步地,设定所述触控电极有N个,所述触控电极走线也具有N条,每一触控电极中的镂空区具有N-1个镂空单元,每一个镂空单元对应连接一条触控电极走线。
进一步地,设定所述触控电极排列成X行,在每一列所述触控电极上具有X条触控电极走线。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单元的排列方向与所述触控电极走线的延伸方向相互交叉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