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4572.5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易健宏;赵文敏;鲍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9/00;B22F3/105;B22F3/18;B22F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 代理人: | 李晓亚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量子 增强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变速球磨将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和铜粉进行混合,随后将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氧化亚铜‑铜复合粉末于氮氢混合气体中退火,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铜复合粉末,继续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将复合粉末进行烧结,对烧结块体进行轧制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铜复合块体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中还原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均匀分布和镶嵌于铜基体上,其抗拉强度远远高于纯铜,可以用于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和电子产品等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对材料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发展新一代铜基复合材料,大幅度提升其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氧化石墨烯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例如出色的力学性能、高导电导热。然而,将其作为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面临两大挑战:氧化石墨烯在铜基中易团聚较难分散;由于碳和铜的不润湿性,因此氧化石墨烯和铜之间的界面结合有待提高。碳量子点,合成工艺简单,成本非常低,牧草、木瓜、葡萄糖等这一系列绿色能源都可以合成碳量子点,并与且一系列研究证明碳量子点的毒性可以忽略不计,具有生物相容性,表面丰富的官能团,稳定性良好,导电性好等独特优势。因其表面丰富的官能团,易于分散开来且改善碳-铜界面的不润湿性。因此,探究出一种新的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制备方法,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分别加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玻璃烧杯中,将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和碳量子点乙醇溶液同时加至装有铜粉的球磨罐,进行球磨,得到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氧化亚铜-铜悬浮液;
(2)将步骤(1)所得悬浮液进行抽滤、真空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氧化亚铜-铜复合粉末;
(3)将步骤(2)所得复合粉末于管式炉中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退火处理,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铜复合粉末;
(4)将步骤(3)所得复合粉末置于直径为20~30mm的石墨模具中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铜复合块体;
(5)将步骤(4)所得复合块体进行热轧处理,得到氧化石墨烯-碳量子点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优选的,步骤(1)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为:将6g柠檬酸和2mL乙二胺溶解于装有60mL去离子水的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将聚四氟乙烯内衬置于不锈钢反应釜中,加热至100~150℃,持续保温300~360min,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釜内的溶液,6000~9000r/min离心20~30min,再将离心处理得到的上清液对水透析(3000Da)处理10~12h,冷冻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碳量子点;所述冷冻干燥过程的真空度小于1Pa,冷阱温度为-60℃~-40℃。
优选的,步骤(1)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是氧化石墨烯与无水乙醇按照质量比为1:500~1000混合得到,碳量子点乙醇溶液是碳量子点与无水乙醇按照质量比为1:600~1000混合得到;悬浮液中氧化石墨烯与碳量子点总质量和铜粉的质量比为1:250~500;其中氧化石墨烯与碳量子点的质量比为1:3~6。
优选的,步骤(1)铜粉为树枝状铜粉、片状铜粉、球形铜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按照任意比例配置组成;氧化石墨烯为少层氧化石墨烯。
优选的,步骤(1)球磨为变速球磨,先在转速为100~150rpm,球磨7~9小时;之后转速调整为200rpm,球磨4~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4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耦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计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