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锰酸锂材料生产中去除磁性异物的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3731.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岩华;赵春波;王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30;B02C23/08;B03C1/18;B65G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锰酸锂 材料 生产 去除 磁性 异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锰酸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锰酸锂材料生产中去除磁性异物的装置与方法,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型腔,型腔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主动辊柱,型腔的两侧内壁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从动磁辊,主动辊柱和从动磁辊之间传动连接有耐高温传送带,耐高温传送带的底部设置有刮料装置,主动辊柱的连接轴一端贯穿箱体一侧外壁焊接有副皮带轮,箱体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粉碎装置。本发明利用顺磁性物质居里温度的不同,通过耐高温传送带和从动磁辊对尖晶石锰酸锂在高温状态(150‑300℃)下未表现出磁性时进行磁选,使得弱磁性物质尖晶石锰酸锂不会被当做异物进行去除,因此实现了节约材料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酸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锰酸锂材料生产中去除磁性异物的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成本约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20%-50%,并且正极材料的性能也大幅度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为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可靠性,常要求电池材料中的磁性异物含达到ppb级别。因此,对正极材料中磁性异物的控制也成为其生产工艺的重要部分。
目前传统的磁性异物去除方法是永磁或电磁分离机,即在材料下落过程中,将有磁性的部分吸附在强磁体上,无磁性或弱磁性的部分下落成为正常材料。然后将吸附到的磁性异物清扫后再进行除磁操做。
尖晶石锰酸锂是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流材料之一,由于其尖晶石结构决定,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弱磁性。这种弱磁性使得锰酸锂材料在传统的磁性异物去除装置中难以将正常材料与真正的磁性异物分离开。磁性装置吸附到的异物中,大部分属于正常材料。
中国专利号201510848937.9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材料除磁性异物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壳体、由磁板构成的除磁腔、安装在所述除磁腔内的多个圆筒、插入在每个所述圆筒内的磁棒,在所述除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发明的方法是从除磁性异物装置的进液口进入,再通过磁棒和磁板时,液体原料或浆料中的磁性异物就会被吸住,不会进入下一道工序;如果磁性异物含量没有达到指标要求,可以循环进行除磁性异物。本发明能高效降低液体原料或浆料中的磁性异物含量。
上述的201510848937.9专利中,虽然能够对锰酸锂材料中的磁性异物进行去除的效果,由于尖晶石锰酸锂表现出弱磁性,一部分尖晶石锰酸锂会当做磁性异物进行去除,导致浪费锰酸锂材料;且圆筒上磁性异物堆积到一定厚度时需要停机进行手动清除,导致锰酸锂材料的生产效率降低,而且圆筒上的磁性异物粉末手动清除不方便,导致浪费人力;并且高温的锰酸锂材料会对磁棒去磁,导致磁棒容易损坏。因此,亟需设计锰酸锂材料生产中去除磁性异物的装置与方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锰酸锂材料生产中去除磁性异物的装置与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浪费材料、效率低、浪费人力、容易损坏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石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3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