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系统和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2447.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肖镇生;李渊;肖德塘;金蒙;王泽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25/25;G06K9/00;G06K9/20;G06K9/62;G01J5/00;G01S17/89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识别系统,包括唤醒模块、识别模块、存储器、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其中,唤醒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采集单元在预设范围内采集得到的目标信息,并在唤醒模块采集到目标信息后向识别模块发出激活指令;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采集单元基于目标信息采集得到的二次目标信息,并调用存储器内预存的特征信息,将二次目标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成功后输出匹配成功指令。本申请第一采集单元能够在低功耗待机状态下采集目标信息,进而能够实现较为便利的识别功能。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系统、以及一种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无钥匙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逐步进入到各领域。此类技术多采用用户主动发射射频信号、移动网络信号、或蓝牙信号等无线通信手段来实现识别功能,或采用待识别设备主动生物识别手段来实现识别功能。用户主动发出信号的识别手段操作不够便捷,而主动识别的方式为了提升安全性,又存在功耗较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系统和一种识别方法,能够在无钥匙的情况下实现准确识别的同时,保证识别过程的低功耗特性,具体包括如下方案:一种识别系统,包括唤醒模块、识别模块、存储器、第一采集单元和第二采集单元;
所述唤醒模块与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在预设范围内采集得到的目标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基于所述目标信息采集得到的二次目标信息,并调用所述存储器内预存的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模块将所述二次目标信息与所述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在匹配成功后输出匹配成功指令。
本申请识别系统,将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第一采集单元电性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在预设范围内采集得到所述目标信息,且当所述唤醒模块采集到所述目标信息后,所述唤醒模块向所述识别模块发出所述激活指令,以使得所述识别模块开始工作。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第二采集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识别模块接收到所述激活指令后,通过所述第二采集单元基于所述目标信息采集得到所述二次目标信息,同时,所述识别模块还调用所述存储器内预存的所述特征信息,并将所述二次目标信息和所述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所述识别模块输出所述匹配成功指令,所述匹配成功指令能够打开门锁或唤醒对应设备。本申请所述第一采集单元能够在低功耗待机状态下采集所述目标信息,并先通过低功耗进行采集目标信号后,再唤醒深度识别,使得能够在实现识别功能的同时,实现待机的低功耗以及实现解锁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唤醒模块还调用所述存储器内预存的唤醒信息,并将所述目标信息与所述唤醒信息进行匹配,所述唤醒模块在匹配成功后向所述识别模块发出激活指令。
先将所述目标信息与所述唤醒信息进行匹配后再向所述识别模块发出激活指令,能够增加所述识别系统的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为第一摄像头、或射频接收器、或红外探测器中的一者,对应所述目标信息分别为目标图像信息、或目标射频信号、或目标探测信号中的一者,以及所述唤醒信息分别为唤醒图像信息、或唤醒射频信号、或唤醒探测信号中的一者。
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功能的所述第一采集单元可以采集到不同类型的所述目标信息,进而能够生成不同的对应所述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识别模块开始工作,不同功能的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为所述识别系统提供了多种唤醒方式,以增加所述识别系统的多功能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采集单元为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为超低功耗摄像头(Ultra Low Power Camera,ULPC),所述识别系统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用于在光线不足时为所述第一摄像头提供补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欧菲智能车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