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92205.1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新;王丽娟;余颖;钱卓真;姜琳琳;陈宇峰;罗方方;汤水粉;位绍红;郑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游学明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产品 中三种 常用 麻醉剂 快速 检测 方法 | ||
1.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所述的三种麻醉剂分别为3-氨基苯甲酸乙酯甲基磺酸盐、丁香酚和异丁香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从水产品中提取麻醉剂并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液:
1)将均质样品置于第一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样品和提取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6.5-7.5g/ml,所述提取液为乙腈:二氯甲烷体积比=8.5:1.5-7.5:2.5的混合液;提取液和样品混匀后超声提取5~8min,3000-4000转/min离心5-15min,移取上清液至第二离心管中;
2)液-液萃取净化,包括下列步骤:
S1、向第二离心管清液中依次加入二氯甲烷,0.005-0.015M的NaOH溶液,有机相中二氯甲烷含量大于35%,充分混合后静置;NaOH溶液的加入量为使上清液的pH为9-12之间;
S2、3000-4000转/min离心4-10min;离心分层后用pH试纸测上层水相溶液,如pH接近中性,用0.05-0.15M的NaOH溶液调节pH至9~10之间,并重新混合、离心;
S3、将步骤S2得到下层有机清液转到第四离心管中,该下层有机清液浓缩后为待测样液;
第二步:对第一步得到的待测样液采用单四级杆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为:色谱柱:Thermo TG 1701MS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GC条件:载气:高纯氦气,纯度为99.9995%,恒流流速1.0mL/min;进样口温度:270℃;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80℃,保持0.5min,然后以7℃/min升至122℃,保持15min,再以7℃/min升至150℃,并保持8.5min,以35℃/min升至240℃,保持4min;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体积:1.0μL;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离子源:EI源;离子源温度:270℃;离子化能量:70eV;溶剂延迟:15.0min;传输线温度:2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的提取液为按体积比,乙腈:二氯甲烷=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从水产品中提取麻醉剂的方法包括:将1.00g均质样品置于第一离心管中,加入提取液5mL,涡旋混匀后超声提取5~8min,3500转/min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至第二离心管中,再向第一离心管加入提取液2mL,涡旋混匀后超声提取5~8min,3500转/min离心10min,合并上清液于第二离心管中,待液-液萃取净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液萃取净化包括下列步骤:
S1、向第二离心管清液中依次加入3.5mL二氯甲烷,0.01M的NaoH溶液2ml,充分混合后静置5min;
S2、3500转/min离心5min;离心分层后用pH试纸测上层水相溶液应为弱碱性,pH9,如pH接近中性,用0.1M的NaoH溶液调节pH至9~10之间,并重新混合、离心;
S3、将上层水相溶液转到另外一支15mL塑料离心管中;下层有机清液转到15mL玻璃离心管中;
S4、向装上层水相溶液塑料离心管中加入4mL二氯甲烷,充分混合后静置3min,3500转/min离心3min,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去掉上层水相;合并下层有机相清液于玻璃离心管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S5、用氮吹仪40℃加热,氮气吹到1mL,加入2ug/mL内标液200uL,用乙酸乙酯定容到2mL,涡旋混合后过0.22μm有机微孔滤膜,滤液采用单四级杆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品中三种常用麻醉剂的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标液为甲基丁香酚和甲基-3-氨基苯甲酸酯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22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