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R效果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91650.6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0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昌;曹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3/0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51 | 代理人: | 王敏生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r 效果 处理 方法 移动 终端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AR效果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S11、识别人脸图像中的预定区域的特征信息;S12、获取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效果贴图;S13、将效果贴图显示在人脸图像的预定区域。本申请能够根据人脸微表情自定义效果贴图,并实现多人脸特效互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R效果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AR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通过可视化技术将虚拟内容应用到真实世界,使得虚拟内容和真实世界同时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呈现给用户。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AR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可以通过在智能终端上安装AR类应用进行体验。AR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智能终端通过摄像头拍摄图像或者录制视频,然后识别拍摄到的图像或者视频中的目标物体;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获取与目标物体相关联的AR虚拟内容,对图像帧渲染,将AR虚拟内容叠加在目标物体上,并最终显示在智能终端上,完成最终的交互。
目前,AR技术在游戏、购物、广告、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自拍场景和视频通话场景。在构思及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此类场景中,在检测到多个人脸图像时,对所有人脸图像简单复制效果贴图,多个人脸图像只能呈现同一个效果,并且目前AR技术不支持用户对效果贴图的自定义操作,既不支持用户修改自身人脸图像的效果贴图,包括对自身面部微表情(例如嘴巴、眼睛等面部器官)的自定义操作,更不允许修改他人人脸图像的效果贴图,无法实现多人脸特效的互动。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AR效果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使用户能够自定义效果贴图,并实现多人脸特效互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AR效果的处理方法,包括:
S11、识别人脸图像中的预定区域的特征信息;
S12、获取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效果贴图;
S13、将效果贴图显示在人脸图像的预定区域。
可选地,所述S11步骤包括:
对人脸图像建立坐标点集合;
识别人脸图像中的第一预设特征信息;
将第一预设特征信息所在区域识别为预定区域,并记录所述第一预设特征信息在所述预定区域内的坐标点;
根据预定区域内的坐标点信息确定对应的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定区域内的坐标点信息确定对应的特征信息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预定区域内的坐标点的位移幅度;
判断所述位移幅度是否大于预设位移幅度;
若是,则根据所述预定区域内的坐标点信息确定对应的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对人脸图像建立坐标点集合,包括:
识别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第二预设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特征信息对所述人脸图像建立坐标点集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特征信息和/或第二预设特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人脸轮廓信息、五官信息、面部生理特征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特征信息对应的效果贴图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根据选择操作获取对应的效果贴图;
根据编辑操作生成效果贴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916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作面煤柱留设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伏产品的老化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