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9422.5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刘鹏;颜梦秋;戴泽青;葛盛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6 | 分类号: | C08G65/26;C08G65/28;C08G65/30;C08G65/332;C10L1/2387;C10L10/04;C10M14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贾曼曼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醚胺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醚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聚醚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M(OCnH2n)mR,其中M为叔氨基封端的基团,R为酯基,m和n均为正整数。本发明中的聚醚胺化合物与伯胺、仲胺封端的聚醚胺性能相当,可应用于到汽油清净剂中。其具有合成路线相对简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原料易得、设备要求较低和加工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油添加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醚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汽油清净剂是一种具有清净、分散、抗氧和防锈性能的复合汽油添加剂,加入车用汽油中既能抑制燃油系统内部沉积物的生成,又能将已生成的氧化沉积物迅速分散、清除,进而确保汽车发动机动力性正常发挥,使燃油的燃烧性能得到改善。一般高品质的汽油清净剂以聚醚胺为最主要成分,聚醚胺又称端氨基聚醚,是一类以聚氧化烷基结构为主链,以末端的胺基为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
聚醚胺为一种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传统的汽油聚醚胺的合成方法是聚醚胺化还原法,实质是将聚醚、氨和氢气的混合物在一定温度、压力及催化剂存在下直接进行临氢催化还原胺化生产聚醚胺。这种方法虽然产物转化率高,杂质少,活性高,生产中需要使用氨气、氢气,属于危险工艺。而且反应的压力温度较高,增加了设备投资。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昂贵的催化剂,又增加了生产成本。聚醚胺合成的主要方法还有离去基团法、水解法和硝基封端法,这三种方法都是先用活泼基团与聚醚多元醇羟基上的氢进行反应得到中间体,再后处理得到聚醚胺产品。但它们都存在着所添加的试剂有毒、污染环境且不易购置的缺点,尤其是副反应较多,产生的副产物也较多,降低了聚醚的转化率;而且,在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酸或碱进行中和,生成大量的无机盐。鉴于目标产物聚醚胺与无机盐的相容性,为产物的分离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与氨基封端的聚醚胺性能相当,有望应用于实际的汽油清净剂中。其合成路线相对简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原料相对易得、设备要求相对较低、加工成本也相对较低。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醚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M(OCnH2n)mR,其中M为叔氨基封端的基团,R为酯基,m和n均为正整数。该聚醚胺与伯氨基或者仲氨封端的聚醚胺性能相当,可作为汽油清洁剂或者润滑油添加剂使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聚醚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500-1500,清洁效果好,更优选聚醚胺化合物的分子量为800-120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M中叔氨基个数为i,1≤i≤3,,i为正整数。叔氨基数量增加后清洁效果更好,但是氨基过多的话会增加乳化的可能性,反而清洁效果降低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中封端的氨基为叔氨基、芳叔氨基和杂环叔氨基中的其中之一。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清洁效果,3≤n≤7。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清洁效果,12≤m≤2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R为C6~C26的长链酯基,更优选R为C8~C18的酯基,相关化合物更为常见、易得。
上述聚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一、以具有一个活性基团的叔氨基封端化合物为起始剂,进行烷氧基化反应合成初步聚醚,所述活性基团为-OH或者-NH。该步反应中催化剂是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铯、氢氧化钡或其组合。催化剂的使用量是第一步合成聚醚总质量的0.1%至0.5%。烷氧基化的温度为100~130℃。反应的压力为0.1~0.5Mpa。向聚醚中加入占聚醚1~10wt%的去离子水和1~5wt%的中性精制剂,中性精制剂如硅酸镁,搅拌后升温脱水至水分小于1000ppm,得到初步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9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