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891.1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尚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凯博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器 针头 套帽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是:储能箱置于卡板的一侧上,主体壳的一侧底部置于储能箱上,主体壳悬置于卡板上,储能箱内部置有蓄电池,储能箱外壁上置有开关,主体壳的一侧侧面上开有多个热封槽,热封槽从主体壳的一侧下部延伸至主体壳的一侧上部,多组加热棒嵌置于主体壳内部,且和多个热封槽相对应,一组所述加热棒由两个加热棒组成,同组的两个所述加热棒分别位于热封槽的两侧,加热棒通过导线和蓄电池、开关形成闭合电路,多个导向斗置于主体壳的一侧顶部,导向斗上开有缺口,主体壳的一侧顶部开有多个和热封槽一一对应的导向缺槽,导向缺槽和热封槽相对应连通,导向缺槽的一端穿过导向斗的缺口延伸至导向斗的中心,导向缺槽的另一端贯穿主体壳的一侧,主体壳的内部开有多个收置腔,所述收口颈和热封槽相对应连通,且位于导向斗的正下方,收置腔的另一端延伸至主体壳的另一侧,推板置于收置腔内部,且靠近收置腔的另一端,推板和收置腔的另一端端面之间等距置有多个弹簧,多个防护套置于收置腔内部,防护套的一端上开有针插孔,针插孔延伸至防护套的另一端,主体壳的顶部开有让位槽,盖板盖合置于让位槽内部,且通过铰接轴和让位槽的一侧相铰接,盖板上置有提把,提把靠近让位槽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斗的直径向导向斗上部的方向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增加,能够先对任意方向插入的注射器针头进行导向过渡,使得注射器针头的朝向逐渐改变向下,然后再经过导向斗下部的导向,使得注射器针头能够竖直插入至防护套中针插孔的内部,避免注射器针头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推板和弹簧相配合,对多个防护套顺序排列,然后通过导向斗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导向,使得注射器针头插入防护套内部,同时利用加热棒对防护套进行加热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包裹防护,工作人员能够单手操作,且不需二次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置腔的一端向内收缩形成收口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缺槽的宽度小于热封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和弹簧相配合,对多个防护套进行推动的设计,能够通过弹簧的弹性应力使得推板对多个防护套进行抵撑,使得多个防护套进行顺序排列,当收口颈处的防护套被抽走之后,推板对防护套进行推动,使得下一个移动卡合至收口颈处,以此依次对多个防护套进行插接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斗和收口颈相配合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导向,同时配合加热棒对防护套进行加热的设计,能够进行单手操作,方便快捷的将注射器针头插入至防护套内部,同时能够利用加热棒对防护套进行加热对注射器针头进行包裹防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的另一侧侧面和卡板的另一侧边缘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具有弹性。
10.一种注射器针头套帽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状态下,收置腔内部的推板位于收置腔的一端;
2)通过提把打开盖板,推动推板,使得推板克服弹簧的弹性应力向收置腔另一端的方向移动,然后根据注射器针头数量的需求向每个收置腔内部添加防护套,防护套的口部和收置腔的上部齐平;
3)松开推板,使得弹簧复位,推动推板向收置腔一端的方向移动,使得位于收置腔一端的防护套卡合在收置腔一端向内收缩形成的收口颈处;
4)将盖板盖合在让位槽内部,打开储能箱外壁上的开关,使得储能箱内部的蓄电池和加热棒形成闭合电路;
5)工作人员单手持注射器针头将注射器针头通过导向斗的导向竖直插入至收口颈处的防护套上的针插孔内部;
6)然后拖动注射针头沿着导向缺槽横向从热封缝内挤压拉出,由于热封缝宽度略窄与防护套因此会对包裹着针头的防护套产生挤压,配合热封缝内加热棒的加热,使得防护套在通过热封缝时产生收缩变形,以此完成注射器针头的套帽作业,且形成紧密的包裹,形成防锐器刺伤的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凯博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凯博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8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