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6392.2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4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卫;杨能阁;鲍延风;刘振锋;张亚军;侯昕鑫;王卫东;董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B24B41/06;B24B5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削 卡爪用 修整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圆柱和设置在圆柱侧面的多个凸台,所述圆柱的直径小于卡爪夹紧部内圆的直径,所述凸台外切圆的直径小于卡爪内侧的内圆直径,所述凸台的宽度不超过每个卡爪包爪之间的缝隙的宽度。本发明的修整块,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采用卡爪夹持修整块后,卡爪前端夹持零件部位的修整经济可靠,能满足精密内孔的磨削加工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密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当零件内孔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要求均小于5μm时,采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则需要包含磨削加工,而精密内孔磨削质量能否满足最终要求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装夹可靠的问题。目前精密内孔磨削时常用的装夹方式为卡爪夹持结构,对于结构为里侧直径大、外侧直径小的零件,夹具需要设计为避让零件外形的台阶状,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零件在精密加工时如果卡爪跳动,一方面会存在局部加工余量不够导致零件报废,另一方面会影响切削力的变化,进而导致零件尺寸及形位公差超差。因此,为保证零件内孔加工质量,加工前均需要对卡爪夹持零件的部位进行修整,而修整开口台阶卡爪时若处于夹紧状态,则修正后卡爪无法夹紧零件,若处未夹紧状态,则修整后卡爪跳动难以有效消除。因此,在何种状态下进行卡爪的修整则显得尤为重要,而普通的修整块无法进入卡爪内部,不能实现卡爪的固定,也就不能实现卡爪的准确修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及其使用方法,保证卡爪修整时的稳定性,保证产品装夹可靠,进而提升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包括圆柱和设置在圆柱侧面的多个凸台,所述圆柱的直径小于卡爪夹紧部内圆的直径,所述凸台外切圆的直径小于卡爪内侧的内圆直径,所述凸台的宽度不超过每个卡爪包爪之间的缝隙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数量与卡爪包爪的数量相同,所述相邻凸台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的直径比卡爪夹紧部的内圆直径小0.1mm-0.2mm。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外切圆的直径比卡爪内侧的内圆直径小0.1mm-0.2mm。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宽度比卡爪包爪之间的缝隙小0.1mm-0.2mm。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与所述凸台采用线切割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修整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的使用方法,将修整块从卡爪夹紧部放入,当修整块通过卡爪夹紧部后,旋转修整块,卡爪内侧将修整块的凸台夹紧,凸台与卡爪包爪内表面接触对卡爪包爪进行支撑,支撑好卡爪包爪后对卡爪夹紧部进行修整。
进一步的,调整修整块上的凸台与卡爪夹紧部的卡爪包爪之间的缝隙对齐,所述凸台从卡爪包爪之间的缝隙穿过进入卡爪夹紧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修整块的旋转度数为相邻凸台夹角度数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孔磨削卡爪用修整块,该修整块在圆柱的侧面设置多个有凸台,因卡爪夹紧部位内圆直径小,卡爪内侧内圆直径大,普通修整块无法进入卡爪内部,在修整时无法对卡爪包爪进行有效支撑,本发明的凸台从卡爪包爪之间的缝隙通过卡爪夹紧部,当修整块进入卡爪内侧时,通过旋转修整块,利用凸台对卡爪进行支撑,实现了精密卡爪的准确修整,进而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本发明的修整块,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采用卡爪夹持修整块后,卡爪前端夹持零件部位的修整经济可靠,能满足精密内孔的磨削加工要求。
本发明的修整块采用线切割一次成型加工,对个凸台之间的一致性较好,可以进一步保证卡爪修整过程中定位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