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止滑减震鞋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6081.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施凯;李诗意;杨仙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20;A43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鞋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滑减震鞋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鞋底、下鞋底、限脱缓冲组件、止滑组件,限脱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磁铁、与第一磁铁磁性相斥的第二磁铁、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电机、调节器,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位置信息,控制器将第二磁铁的位置信息作为参照信息,将接收的位置信息转换为控制信号传输至调节器,调节器通过控制电机输出电流的功率来调节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的磁力,从而使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始终留有平衡的悬浮空隙。通过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磁性相斥产生的磁悬浮效应,使得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有能够进行空气减震的悬浮空隙,大大增强了止滑抗震鞋底的缓冲力,保护了穿戴者的足部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止滑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鞋底是鞋子的重要部件。人在走路时脚部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脚部又会产生反作用力,鞋底的缓冲作用不明显,使脚部产生酸痛等不舒适感;而在湿滑的路面、瓷砖上或北方的冬季,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如果鞋底的防滑效果差,摔伤甚至骨折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止滑减震的鞋底,从而保证穿戴者脚部的舒适,减少损伤的发生几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滑减震鞋底,该鞋底能够达到增强鞋底缓冲力、提高防滑效果,保护患者足部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止滑减震鞋底,包括有用于与足部接触的上鞋底、用于与地面接触的下鞋底、设置在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的缓冲组件、设置在下鞋底的底面上用于增加触地摩擦力的止滑组件,所述限脱缓冲组件用于增强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的缓冲力,同时限制上鞋底与下鞋底偏移或脱离,所述限脱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上鞋底底面的第一磁铁、固定设置在下鞋底顶面与第一磁铁磁性相斥的第二磁铁、和用于调节二者磁力的控制部件,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均为通电磁铁,且二者相对设置,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有传感器、控制器、电机、调节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器将第二磁铁的位置信息作为参照信息,并设定第一磁铁相对第二磁铁所处的位置信息,当传感器检测到第二磁铁偏离了设定位置信息,将偏移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偏移信息转换为控制信号传输至调节器,所述电机与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电连接,所述调节器与电机耦接,用于调节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电流的功率,所述调节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通过控制电机输出电流的功率来调节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的磁力,从而使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恢复设定位置,从而使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始终留有平衡的悬浮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鞋底上设置有多个悬浮凹槽,所述下鞋底上设置有多个磁性凸起,所述磁性凸起与悬浮凹槽对应设置,所述悬浮凹槽的宽度尺寸大于磁性凸起的径长尺寸,所述限脱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悬浮凹槽的两侧壁上的第三磁铁、和设置在磁铁凸起相对两侧的第四磁铁,所述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对设置,且二者磁性相吸,所述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鞋底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一磁铁的第一凹槽、用于容置第二磁铁的第二凹槽,所述下鞋底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三磁铁的第三凹槽、用于容置第四磁铁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的开口均设置有密封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限脱缓冲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的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在自然状态下的高度尺寸与上鞋底、下鞋底之间悬浮间隙的高度尺寸相适配,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部设置有阻尼片。
进一步地,所述止滑组件包括设置在下鞋底底面的防滑凸块,所述防滑凸块成菱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滑凸块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用于推开水或油的尖端,所述防滑凸块设置有多个且成列阵结构分布,相邻两个防滑凸块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鞋底与下鞋底之间设置有用于阻隔外物进入悬浮空隙的密封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6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