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车辆限重功能的检测道闸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5376.1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翔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E01F13/04;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车辆 功能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车辆限重功能的检测道闸,涉及道闸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重量检测装置、限高装置、消毒装置、第一阻挡板、减速带、第二拦截装置和道闸装置。本发明针对现有的车辆超重、超高导致桥梁垮塌、人员伤亡的问题,设置了重量检测装置、限高装置、第一阻挡板、道闸装置,通过重量检测装置对过往的车辆逐一进行检测,当车辆超重时,第一挡板从地面弹出,并且发出语音提示,禁止超重车辆上桥,保障了桥梁的安全;设置了减速带、第二拦截装置,当车辆不听劝阻,硬闯时,第二拦截装置从地面弹出,拦截刀片将车辆轮胎扎破,迫使超重车辆停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车辆限重功能的检测道闸。
背景技术
目前,因车辆超高超重而导致桥梁垮塌、桥梁堵塞等事故不断。超重车辆上桥,轻者会造成桥体的内部损伤,重者会导致桥梁垮塌和人员伤亡,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不利于人们安全出行,而超高车辆极易翻车,会造成桥梁堵塞,不利通行。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如竖立警示牌、派遣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指示等,但是由于人工目测看不出车辆是否超重超高或者是无人管理,超重超高车辆上桥的现象还是经常发生,为此,急需一种可防止超高超重车辆上桥的有效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车辆限重功能的检测道闸,通过设置重量检测装置、限高装置、消毒装置、第一阻挡板、减速带、第二拦截装置和道闸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车辆超重、超高导致桥梁垮塌、人员伤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车辆限重功能的检测道闸,包括重量检测装置、限高装置、消毒装置、第一阻挡板、减速带、第二拦截装置和道闸装置;所述道闸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道闸杆、显示器、第一电机和语音提示喇叭;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于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槽道;所述道闸杆的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在第一槽道内;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外侧面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水平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相对侧面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上还设置有语音提示喇叭;所述限高装置位于道闸装置的前端;所述限高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一升降杆和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支撑柱设置于道路两侧;所述第一升降杆与第二支撑柱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第一升降杆之间通过第一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杆与第一横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环;所述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液储箱、消毒喷管和第一水泵;所述消毒喷管的一端与消毒液储箱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消毒喷管的另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环;所述消毒喷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重量检测装置位于限高装置的正下方地面上;所述重量检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阻挡板位于道闸装置与限高装置之间的地面内;所述第一阻挡板嵌入设置在地面内;所述第一阻挡板与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半圆形支撑块;所述第一阻挡板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阻挡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减速带设置于道闸装置的后端;所述减速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贯穿孔;所述减速带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拦截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杆具体为不锈钢伸缩杆;所述不锈钢伸缩杆上设置有螺旋紧固套。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储箱内的消毒液具体为过氧化氢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喷管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拦截装置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拦截刀片和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减速带之间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拦截刀片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匹配;所述拦截刀片与第一贯穿孔相匹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翔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翔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5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