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5232.6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伟;毛峰;刘佳奇;徐颂捷;夏江峰;孟珍;李伟;孟超;龙亚星;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W1/08 | 分类号: | G01W1/08;G01W1/06;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佳信天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39 | 代理人: | 田英楠 |
地址: | 71001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气象 观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包括第一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第二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和数据中心,每个气象观测子系统都具有飞行器、传感器分系统、指挥控制平台分系统和综合保障平台分系统。其是基于多种组合及观测方式的无人机观测系统,能实现受灾地区的高清分辨率探测,弥补现有卫星遥感在防灾减灾方面的不足,更高效地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效益;实现不同地形地貌及气候带上的生态气象遥感监测,实现陆表生态系统观测和评估工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秦岭水涵养地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依据;实现卫星地面产品真实性校验;实现边界层气象环境监测,开展边界层雾霾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象观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气象观测时,主要依赖于卫星遥感系统。但是,现有的卫星遥感系统由于受卫星分布、卫星观测精度、卫星探测能力等的影响,导致在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诸多缺陷。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有人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气象观测,以弥补单纯依靠卫星遥感系统所带来的缺陷。
但是,现有的使用无人机进行气象观测的系统,由于受到无人机型号等的限制,导致其难以实现低空水平长距离、大面积、快速观测与低空垂直观测和短距离小面积低速水平观测的兼顾,从而导致观测效果欠佳。
而且,现有的使用无人机进行气象观测的系统,由于受到单个无人机携带能力和处理能力的限制,导致其获得的数据类型和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现在气象观测的需求。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其属于基于复合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的多种组合及观测方式的无人机观测系统,观测能力强,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机气象观测系统,其包括第一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第二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和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一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采集中低空的第一相关数据,并将所述第一相关数据传输至地面的第一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第二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采集中低空的第二相关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相关数据传输至地面的第二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多旋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采集低空的第三相关数据,并将所述第三相关数据传输至地面的第三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数据中心将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模块、第二数据预处理模块和第三数据预处理模块的数据综合处理后输出观测结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复合翼无人机气象观测子系统包括第一复合翼飞行器、第一传感器分系统、第一指挥控制平台分系统和第一综合保障平台分系统,所述第一传感器分系统安装在所述第一复合翼飞行器上用以在所述第一复合翼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采集其周围的第一相关数据,所述第一指挥控制平台分系统包括第一指挥控制设备和第一视距链路设备,所述第一指挥控制设备用于实现对所述第一复合翼飞行器的遥控操作和实时显示所述第一复合翼飞行器的信息,所述第一视距链路设备包括第一机载数据链路和第一地面数据链路,所述第一地面数据链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复合翼飞行器传输遥控数据,所述第一机载数据链路用于向地面传输所述第一相关数据,所述第一综合保障平台分系统包括第一数据预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预处理模块负责实现对所述第一传感器分系统的遥控控制以及所述第一相关数据的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未经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5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