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的射频收发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768.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巾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0 | 代理人: | 邢伟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射频 收发 芯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的射频收发芯片,包括功分合成网络、射频端口、多个射频收发通道和与所述射频收发通道一一对应的射频天线;所述射频端口通过功分合成网络分别与每一个射频收发通道连接,所述射频收发通道还与对应的射频天线连接;每一个所述的射频收发通道均包括数控衰减器、第一切换开关、AMP放大器、驱动放大器DRV、第二切换开关、数字移相器、第三切换开关、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和第四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第三切换开关和第四切换开关均为单刀双掷开关。本发明集成了多个射频收发通道,能够采用不同的射频通道和对应的射频天线,完成不同方向上的信号收发,为信号的收发工作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芯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的射频收发芯片。
背景技术
射频芯片在通信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Ka波段甚至更高的频段,常常需要集成化的芯片进行信号收发,以减小设备体积;
但是,就目前而言,射频收发芯片的通道资源有限,往往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进行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为信号的收发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通道的射频收发芯片,集成了多个射频收发通道,能够采用不同的射频通道和对应的射频天线,完成不同方向上的信号收发,为信号的收发工作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通道的射频收发芯片,包括功分合成网络、射频端口、多个射频收发通道和与所述射频收发通道一一对应的射频天线;所述射频端口通过功分合成网络分别与每一个射频收发通道连接,所述射频收发通道还与对应的射频天线连接;
每一个所述的射频收发通道均包括数控衰减器、第一切换开关、AMP放大器、驱动放大器DRV、第二切换开关、数字移相器、第三切换开关、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和第四切换开关;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第三切换开关和第四切换开关均为单刀双掷开关;
所述数控衰减器的一端与功分合成网络连接,数控衰减器的另一端与第一切换开关的不动端连接,所述AMP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二切换开关的一个动端连接,AMP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切换开关的一个动端连接,所述驱动放大器DRV的输入端与第一切换开关的另一个动端连接,驱动放大器DRV的输出端与第二切换开关的另一个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不动端还通过数字移相器与第三切换开关的不动端连接,所述限幅器的输入端与第四切换开关的一个动端连接,限幅器的输出端通过低噪声放大器LNA与第三切换开关的一个动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与第三切换开关的另一个动端连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四切换开关的另一个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切换开关的不动端与射频天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射频收发通道和射频天线的数目均为四个,所述功分合成网络可以包括一个1分4的功分器,该功分器的合路端与射频端口连接,该功分器的功分端各连接到四个射频收发通道;所述功分合成网络也可以包括三个1分2的功分器,其中,第一个功分器的合路端与射频端口连接,第一个功分器的两个功分端连分别连接到第二个功分器和第三个功分器的合路端,第二个功分器和第三个功分器的功分端各连接两个射频收发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集成了多个射频收发通道,能够采用不同的射频通道和对应的射频天线,完成不同方向上的信号收发,为信号的收发工作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功率放大器PA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数字移相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泰格微电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