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520.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宇;施阁;常健;黄文杰;王晨宇;施浙斌;胡项展;林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c 工艺 电磁 耦合 微型 穿戴 能量 收集 装置 | ||
1.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外壳(1)、平面FPC线圈组(2)、转轴(3)、转动轮(4)、能量收集电路(5),其特征在于,平面FPC线圈组(2)垂直于转轴(3)固定于外壳(1)内部垂直方向中间处,所述的平面FPC线圈组(2)包括第一线圈(10)、第二线圈(11)、第三线圈(12)、第四线圈(13)、第五线圈(14)以及覆盖于线圈(15)上下两侧的FPC基材(16),所述的线圈(15)通过采用FPC工艺实现线圈的小型化与密度提升,所述的转轴(3)通过轴承(8)垂直固定于外壳(1)内壁,所述的转动轮(4)安装在轴承(8)外圈,可绕轴承(8)旋转,所述转动轮(4)包括轻质支架(9)、5个方形永磁体(6)和配重质量块(7),外界的低频振动带动配重质量块(7)的甩动,所述的能量收集电路(5)固定于外壳(1)底部,通过纤细导线与平面FPC线圈组(2)相连接,将微弱交变电流转换为直流电,该装置可以实现环境及人体中的振动能量的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FPC线圈组(2)包括第一线圈(10)、第二线圈(11)、第三线圈(12)、第四线圈(13)、第五线圈(14)以及覆盖于线圈(15)上下两侧的FPC基材(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15)是使用FPC工艺制作的,实现了线圈小型化的同时匝数提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轮(4)随着外部低频运动在360°范围内甩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轮(4)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轻质支架(9),在转动轮(4)边缘处设置了配重质量块(7),配重质量块(7)可以是铁块或者铜块,同时在转动轮(4)中等间距嵌入5个方形永磁体(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面FPC线圈组(2)固定于外壳(1)底部内侧,转动轮(4)下方,且与轻质支架(9)平行,转动轮(4)甩动的过程中,方形永磁体(6)切割所述的平面FPC线圈组(2),实现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FPC工艺和电磁耦合的微型可穿戴能量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收集电路(5)固定于外壳(1)底部内侧,平面FPC线圈组(2)下方,其基材可以是玻纤PCB或柔性FPC,通过纤细导线与平面FPC线圈组(2)相连接,实现微弱交变电流到直流电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5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