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9922.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增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增琴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B7/16;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1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聚氨酯 材料 制备 搅拌 反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由外壳、控温机构、电机、离心清理机构以及第二搅拌叶组成,通过对凸起的设计,增加了第二搅拌叶与物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搅拌更充分,同时,凸起能够使各种物料混合得更均匀,提高了生产质量,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移动盘进行旋转的同时竖直向下移动,通过固定块、销轴、一对活动板、T形柱之间的相互配合,移动盘的移动带动第二搅拌叶往外伸展,从而增加第二搅拌叶的旋转半径,扩大搅拌范围,提高搅拌速率,提高电机的转速,能够增大向心力,从而使刮板脱离第二卡槽做离心运动,进而使刮板与外壳的内壁接触,将外壳内壁上粘连的物料刮掉,通过对配重块的设计,能够维持刮板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
背景技术
聚氨酯、聚酯是目前世界上各大人造革厂商的主要原料,湿法聚氨酯合成革具有良好现有的搅拌反应釜采用浆式双折叶搅拌器。
但是现有的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底部不容易搅拌均匀,特别当二种以上不同比重的物料预聚时,底部成为“死区”;虽然有的设备改为框式搅拌器,搅拌的范围扩大,但仍然是在原流动态下操作,底部椭圆形封头内物料的混合仍然非常不理想,且操作时间长,时间长了会使聚氨酯发泡材料黏连在内壁上,不易清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泡聚氨酯材料制备搅拌发泡反应釜,由外壳、控温机构、电机、离心清理机构以及第二搅拌叶组成。
其中,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有进口与出气孔,通过对进口的设计,方便投料,进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所述出气孔的内壁上设置有T形顶杆,当各种物料在外壳内搅拌时反应产生的气体会提高外壳内部的压强,当外壳内部压强高于外界压强时,在气体的推动作用下,使T形顶杆顶出出气孔,方便放气,所述外壳的下端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出口管。
其中,控温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通过对控温机构的设计,方便控制搅拌反应过程中的温度。
其中,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电机的出口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贯穿外壳,且搅拌杆与外壳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一起,启动电机能够驱动搅拌杆进行转动。
其中,离心清理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杆的底部,通过对离心清理机构的设计,能够避免外壳内底部成为“死区”,同时,方便对粘连在内壁上的物料进行清理。
其中,第二搅拌叶活动连接在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通过第二搅拌叶与搅拌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扩大搅拌的范围,使搅拌更充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杆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盘,所述螺纹杆的下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下端通过第二转杆焊接有第三转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盘、第一转杆与第三转杆的外壁上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上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一对活动板,所述一对活动板的另一端通过T形柱与第二搅拌叶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盘的底部焊接有卡板,所述第一转杆的上端开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卡板之间相互匹配,所述第二搅拌叶的表面设置有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离心清理机构包括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的底部开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顶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有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增琴,未经杜增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含硅超低碳钢的生产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