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9315.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郝丽英;林恺丰;陈红利;蒋丽;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A61K31/704;A61K47/52;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石墨 氮化 抗癌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均苯三甲酸和盐酸胍为前驱体,并采用浓硝酸处理后,成功引入了含氧官能团并使得石墨相氮化碳变为多孔网状结构,然后进行高温高压改性处理,使得网状结构被打断变成纳米颗粒状结构,最终制得三嗪结构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荧光材料,该氧化石墨相氮化碳荧光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并进一步以上述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作为载体,吸附盐酸阿霉素得到抗癌药物,可有效地被癌细胞的摄取和富集于细胞及细胞核和实现对材料定位和药物监测的同时进行。本发明在药物传递、制备癌症治疗药物、生物成像和示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在目前生物医学领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现有稳定性较好的三均三嗪结构的纯氮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的荧光发射是蓝色荧光,基本与细胞核染色剂颜色一致,从而对材料的示踪造成一定干扰,且其存在粒径大、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差的缺点,阻碍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相氮化碳、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相氮化碳存在粒径大、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差,且不满足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要求的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质量比为3~7:1的盐酸胍和均苯三甲酸搅拌混合后所得固体置于反应容器中,常压常温下每分钟升温5~7℃直至340℃~360℃,反应3~5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固体产物研磨成粉末,洗涤,干燥,制得石墨相氮化碳;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石墨相氮化碳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浓硝酸,于80℃~95℃温度下,回流70~80小时,然后离心洗涤至中性,干燥,制得多孔石墨相氮化碳;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置于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于170℃~200℃温度下,反应7~10小时,制得氧化石墨相氮化碳。
进一步地,步骤(1)中盐酸胍和均苯三甲酸的质量比为5:1,升温速率为5℃/min,升温终止温度为350℃,反应时间为3.5小时,干燥温度为80℃。
进一步地,步骤(2)中回流温度为80℃,回流时间为72小时,干燥温度为50℃。
进一步地,步骤(2)中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于68%。
进一步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8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癌药物,以上述的氧化石墨相氮化碳作为载体。
进一步地,抗癌药物的活性成分为盐酸阿霉素。
进一步地,抗癌药物的平面厚度为105~110nm。
进一步地,抗癌药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特征峰为2θ=25.02°。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抗癌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氧化石墨相氮化碳和盐酸阿霉素分别溶解于pH为2~11的磷酸缓冲液溶液中,得到溶液A和溶液B;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溶液A和溶液B在黑暗条件下混合,摇床上反应5-24小时,然后分离纯化,洗涤,制得抗癌药物。
进一步地,步骤(1)中磷酸缓冲液溶液的pH为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