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420.6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王继虎;田新;卢焘;汪庆;余江波;曾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3213部队 |
主分类号: | F42B12/36 | 分类号: | F42B1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伊诺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事故 应急 空中 作用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消防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包括壳体(6)、点火引信(1)、发射药室(2)、高能炸药(3)、化学载荷(4)及爆炸引信(5),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安装有化学载荷(4),壳体(6)内侧和化学载荷(4)安装有爆炸引信(5)、高能炸药(3),爆炸引信(5)、高能炸药(3)连接成一体,壳体(6)上侧密封安装有点火引信(1),点火引线(1)安装于发射药室(2)内。实现核事故应急空中消控装置可用于核电厂事故点目标、面目标两种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
背景技术:
依据国际核事故分级标准(INES),核电厂事故分0~7级,其中4~7级核电站事故将有不同程度放射性物质泄漏。核电站配套设备如发电厂的蒸汽发生器,汽轮机,一回路循环系统相关阀门、管道等在一定情况下发生破裂,会泄漏一定量放射性物质。核电站在超基准事故中堆芯熔化,安全壳内温度不断升高,水蒸气在高温高压下与反应堆中锆等金属作用,分解出氢气,进而发生爆炸,导致安全壳严重损毁(如福岛核电站事故),会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对于一回路配套设备小破口事故、堆芯熔化造成的局部核泄漏等4、5级事故,第一时间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破口封堵和局部范围放射性消控,重点以点抛洒作用方式实施局部消控与封控。对于安全壳严重破损,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有持续性热气流的6、7级大破口核事故,既需要点目标作用方式来实现降温消压控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又需要面目标作用方式控制已经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不大面积扩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两种起爆方式,使得核事故应急空中消控装置可用于核电厂事故点目标、面目标两种场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包括壳体6、点火引信1、发射药室2、高能炸药3、化学载荷4及爆炸引信5,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安装有化学载荷4,壳体6内侧和化学载荷4安装有爆炸引信5、高能炸药3,爆炸引信5、高能炸药3连接成一体,壳体6上侧密封安装有点火引信1,点火引线1安装于发射药室2内。
进一步的,发射药室2设置于壳体6上侧,壳体是圆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针对核电厂一回路配套设备小破口事故、堆芯熔化造成的局部核泄漏等4、5级事故,以点抛洒作用方式实施局部消控与封控。对于安全壳严重破损,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有持续性热气流的6、7级大破口核事故,可实现点目标封控、面目标消控两种抛洒作用方式,面目标抛洒作用方式主要用于控制外围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与地面放射性,点目标抛洒作用方式重点作用上升气流的中心,通过作用射流和消控吸收热量两种作用方式,在气流中心通道产生负压,可自然收拢部分放射性烟尘,结合化学载荷高效的气溶胶吸附作用,起到较好的放射性消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点火引信;2-发射药室;3-高能炸药;4-化学载荷;5-爆炸引信;6-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核事故应急空中作用装置,包括壳体6、点火引信1、发射药室2、高能炸药3、化学载荷4及爆炸引信5,其特征在于:壳体6内安装有化学载荷4,壳体6内侧和化学载荷4安装有爆炸引信5、高能炸药3,爆炸引信5、高能炸药3连接成一体,壳体6上侧密封安装有点火引信1,点火引线1安装于发射药室2内。所述发射药室2设置于壳体6上侧,壳体是圆柱形。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3213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321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