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纤基布含浸用阻燃水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7648.3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范浩军;高强;陈意;向均;颜俊;崔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44;C08G18/32;C08G18/10;D06N3/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纤基布含浸用 阻燃 聚氨酯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纤基布含浸用阻燃水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合成了一种反应型阻燃扩链剂,然后将其作为阻燃扩链剂制备出水基聚氨酯,用于甲苯减量型超纤基布含浸,以提高基布的阻燃性能。将含浸后的基布置于凝固液中,再通过甲苯减量工艺将海岛纤维中海组分除去,经充分水洗、干燥、涂层以及后整理即可得到阻燃性能优异的超纤合成革。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外添加型阻燃剂在树脂基体中相容性差、易迁移的缺点。同时,反应型阻燃扩链剂对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综合性能更好。采用水性聚氨酯代替传统溶剂型聚氨酯,生态环保,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反应型阻燃扩链剂结构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化合成革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超纤革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细纤维合成革是基于溶离海岛型超细纤维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合材料,由超细纤维和聚氨酯两部分构成。超细纤维呈束状,纤度和结构类似胶原纤维。超细纤维在超细纤维合成革中三维交织在一起,作为骨架起到支撑作用;分布在纤维周围的聚氨酯,则使整个合成革基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在基布中不仅具有填充性,而且形成圆形、指纹形或蜂窝状的泡孔结构,这些泡孔结构交错连通,使超细纤维合成革具有良好的、类似皮革的透气透湿性和丰满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几乎具有天然皮革的所有优点,并且耐温性、质地均匀性、机械强度等方面更优于天然皮革,已经成为天然皮革的高档替代品。
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技术起步较晚,大约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尽管发展迅速,但制造技术大多处在跟进层面,同质化严重,高物性、功能性产品尚处于探索和开发阶段。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产品与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如日本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加快我国超细纤维合成革制造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由超纤革制造大国向超纤革制造强国转变。
汽车、高铁、航空用革等对超纤合成革的阻燃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但超纤合成革的阻燃性能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一氧化碳,缩短逃生时间。中国专利号CN 106273997 A公开了一种阻燃性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将改性后的氢氧化镁、相容剂、分散剂混合制备含浸浆料,然后将超纤基布浸渍到上述浆料中以此来达到合成革阻燃的目的,但是添加型氢氧化镁阻燃剂容易在基布中迁移,达不到持久的阻燃性能,且聚氨酯为溶剂型聚氨酯,含浸过程会造成环境污染。中国专利号CN103993482 A公开了一种阻燃型水性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及其制造方法,将水性聚氨酯、氢氧化铝、氢氧化镁、聚磷酸铵混合制备含浸浆料,然后将超细纤维基布浸渍到上述含浸浆料中,通过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聚磷酸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超纤合成革的阻燃性能,同样面临着添加型阻燃剂不耐迁移、氢氧化铝不耐碱解等问题,缺乏长久的阻燃性能。磷酸酯型阻燃型聚氨酯不耐碱解,在后续碱减量过程或水洗过程中易水解,失去阻燃性能,也使得成革的pH值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超纤基布含浸用阻燃水基聚氨酯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具有阻燃功能的含磷杂环、含氮三嗪基通过化学反应引入水性聚氨酯主链中,制备具有阻燃性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并将其作为含浸液,将超纤无纺布基布置于凝固液中凝固,然后采用甲苯减量工艺除去海岛纤维中海组分,经充分水洗、干燥及后整理即可得到阻燃超纤合成革基布。通过含浸的方式使阻燃水性聚氨酯均匀分布于基布中,使整个基布具备阻燃性能,克服了外添加型阻燃剂易迁移、耐持久性差等缺点,从而制备出阻燃性能优异的超纤合成革基布。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纤基布含浸用阻燃水基聚氨酯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阻燃扩链剂的制备:将21.6g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溶解于乙醇中,滴加3.1g甲醛,在70℃下反应6小时,将所得产物进行洗涤、过滤、烘干;然后将18.45g三聚氯氰溶于丙酮中,加入16.8g碳酸氢钠,然后加入24.6g上步所得产物,在20℃下反应4小时,将得到的产物洗涤,过滤,烘干;将制得的产物与2-氨基-2甲基-1,3 丙二醇一起加入到乙腈中,加入13.95g三乙胺,在82 ℃下反应6小时,然后将产物洗涤,过滤,烘干,即得到所需的阻燃扩链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