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吹吸协同高升力增强的变形襟翼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005.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肖天航;支豪林;朱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9/16 | 分类号: | B64C9/16;B64C9/22;B64C21/04;B64C21/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升力 增强 变形 襟翼 | ||
1.一种吹吸协同高升力增强的变形襟翼,包括由前缘襟翼(11)、翼身和后缘变形襟翼(12)组成的机翼,前缘襟翼(11)和后缘变形襟翼(12)分别通过转轴(4)与翼身连接并绕转轴偏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缘襟翼(11)内部设置有射流舱(5),前缘襟翼(11)上表面布置有与射流舱(5)相连的射流孔(7);所述的后缘变形襟翼(12)内部设置有吸流舱(6),后缘变形襟翼(12)上表面布置有与吸流舱(6)相连的吸流孔(8);所述的翼身内埋入有微型压缩机(2),微型压缩机(2)通过橡胶管(3)分别与射流舱(5)和吸流舱(6)连接,微型压缩机(2)将气流(9)从吸流孔(8)吸入并加压后于射流孔(7)射出;以机翼的弦长为基准,所述前缘襟翼(11)长度为弦长的15%~17%,前缘襟翼(11)偏转角度范围为0°~30°;后缘变形襟翼(12)长度为弦长的30%~35%,后缘变形襟翼(12)偏转角度范围为0°~60°;以机翼的弦长为基准,所述射流孔(7)位于离机翼前缘2.0%~4.0%弦长处,所述射流孔(7)的高度为弦长的0.65%~1.0%,所述射流孔(7)与垂向夹角为25~30度,且所述射流孔(7)与机翼上表面垂直;以机翼的弦长为基准,所述吸流孔(8)位于离前缘70.0%~75.0%弦长处,所述吸流孔(8)的高度为弦长的1.3%~1.5%,所述吸流孔(8)与垂向夹角为70~75度,且所述吸流孔(8)与机翼上表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协同高升力增强的变形襟翼,其特征在于:前缘襟翼(11)、翼身和后缘变形襟翼(12)外表面采用可变形柔性蒙皮,转轴处安装有形变记忆合金激励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0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