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回火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0767.6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陈德民;刘远洋;戴之钧;朱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01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沟道 回火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回火加工工艺。采用回火夹持工装,其中的回火夹持工装包括柱形的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的外柱面设有承压基座,所述的承压基座围绕轴线环形分布;还包括压盖,所述的压盖与限位座分体设置,所述的压盖上设有插接槽;夹持状态下,所述夹持主体的一端插入插接槽,并与压盖连接,所述的压盖与承压基座之间为夹持空间。采用以上所述的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回火加工工艺,可以减小产品在回火加工时的变形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回火加工工艺 。
背景技术
减振器轴承是减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上盖、下盖和推力球。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更适合悬架工况,减振器轴承大部分采用复合结构,其中上下盖采用塑料进行韧性缓冲,沟道圈采用金属作为旋转件并承载。
由于沟道圈都呈现出薄且大的形状(普遍尺寸80mm以上,板厚2mm以内),热处理变形大,不合格率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回火加工工艺,减小产品在回火加工时的变形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回火加工工艺,采用回火夹持工装,所述的回火夹持工装包括柱形的夹持主体,所述夹持主体的外柱面设有承压基座,所述的承压基座围绕轴线环形分布;还包括压盖,所述的压盖与限位座分体设置,所述的压盖上设有插接槽;夹持状态下,所述夹持主体的一端插入插接槽,并与压盖连接,所述的压盖与承压基座之间为夹持空间。
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1)装夹 将减振轴承沟道圈以堆叠形式依次套设在夹持主体上,并通过压盖和承压基座将减振轴承沟道圈稳定夹持在夹持空间内;减振轴承沟道圈的装夹数量以夹持主体插入承插孔的深度限定,确保夹持主体插入承插孔且不与承插孔底部接触;
此时的压盖和承压基座对减振轴承沟道圈的作用力记为预夹持力;
2)预热 将减振轴承沟道圈加热至预热温度,并保温至少20min;
3)夹持力调整 在高温状态下,调整压盖和承压基座对减振轴承沟道圈的作用力,
此时压盖和承压基座对减振轴承沟道圈的作用力记为完全夹持力,完全夹持力大于预夹持力;
4)矫形 再次对减振轴承沟道圈进行加热,至矫形回火温度,继续进行回火加工的后续工序;其中预热温度比矫形回火温度低40~60℃。
通过压盖和承压基座的配合,在整个回火加工过程中,对减振轴承沟道圈提供一定的夹持力,限制减振轴承沟道圈的变形空间,在可靠完成回火加工的前提下,保证变形量可控,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减振轴承沟道圈可以采用堆叠的形式装夹在夹持主体上,单次加工数量大,提高加工效率。
预热可以消除产品的脆性,并且在高温状态下,产品的塑性更好,为夹持力调整提供条件,进而提高矫形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压盖的侧面设有至少一个观察口,所述的观察口沿径向延伸至与插接槽连通。用以观察夹持主体插入插接槽的深度,确保夹持主体插入承插孔且不与承插孔底部接触,保证夹持力有效可靠的施加在减振轴承沟道圈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盖与夹持主体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调整组件,所述的调整组件包括设置在夹持主体上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与夹持主体同轴设置,所述的压盖通过连接杆与夹持主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盖上沿轴向设有连接孔;夹持状态下,所述的连接杆插入连接孔,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