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模板整装技术运用在模板支撑架体的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0599.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8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倪继伟;杨凡;杨远芳;周海;陈本宽;徐国杰;叶剑华;胡森;杨磊;罗朝虎;安健;徐光明;孙灵;王伟;刘强;杜典祥;赵勇;姚志刚;王文胜;梁德斌;杨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33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模板 整装 技术 运用 支撑架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板整装技术运用在模板支撑架体的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S1,BIM模型创建;S2,自动安全计算书输出;S3,BIM模型优化;S4,施工图一键输出;S5,精确算量及生成配模单;S6,集中加工及模板编号;S7,定位放线;S8,搭设满堂架;S9,模板吊运;S10,竖向构件钢筋安装及模板支撑;S11,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S12,满堂架检查验收;S13,梁板模板安装;S14,绑扎梁钢筋;S15,检查验收;S16,水平构件浇筑;S17,混凝土养护;S18,模板拆除。该方法利用BIM软件结合相关规范建立模板支撑架体BIM模型,并对模板支撑架体进行力学计算,输出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平面图、大样图及钢管、模板材料量,据此编制完善的模板工程策划方案,提高模板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BIM模板整装技术运用在模板支撑架体的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模板支撑架体体系是完成施工项目重要的组成步骤,目前多数项目采用电子绘图的方式进行架体结构的排布,并对架体结构进行前期的计算从而确保架体的整体稳固和安全。其弊端在于施工前无可视化的模型进行参照。施工人员在编制相应技术方案过程中也会因经验不足或计算失误造成相关数据偏差。如果设计不当,极容易导致安全隐患或材料上的浪费,从而导致施工成本上涨。
BIM技术的以其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受到行业关注。基于BIM技术,架体设计之初便进行结构模型的建立,通过BIM 技术中模板脚手架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快速生成脚手架体系三维模型相关材料清单也一并生成。这种方法不但方便快捷,同时也确保了模板脚手架体系的整体安全性,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BIM在模板支撑中已有应用,如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CN110206293A)公开了基于BIM技术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利用BIM技术创建模板支撑体系专业模型和工艺模型,并通过虚拟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全过程,生成基于BIM的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方案、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图以及计算书,精细化的指导现场施工,有效的避免安全危险性,事前通过BIM技术交底,事中利用BIM技术模型进行施工,事后通过 BIM技术查找安全隐患,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又有,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的发明专利(CN108252519A)公开了一种基于BIM 的房建工程模板施工工艺样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结构施工图和标准确定主体结构工艺样板的初步施工方案;S2:根据初步施工方案利用BIM软件建立主体结构工艺样板模型,之后对构件赋予信息;S3:在BIM 模型中对主体结构模板支设方案进行可视化设计;S4:对墙、柱阴阳角部位加固措施进行碰撞检查,进行施工前准备,精确指导施工;S5:模板工程样板施工。该方案利用BIM技术对项目模板工程工艺样板建模,确定模板支设设计方案及节点详图,提高工程技术交底效率及准确度。
然而,在大型工程中,在进行模板支撑架体设计时,依然难以避免需要进行繁琐的受力计算、模板配模设计、不同型号的模板、钢管及扣件用量统计及优化等工作,难以做到集中精细化配模施工,如何基于BIM技术解决上述问题,依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 模板整装技术运用在模板支撑架体的施工工法;利用BIM软件结合相关规范建立模板支撑架体BIM模型,并对模板支撑架体进行力学计算,输出模板支撑架体搭设平面图、大样图及钢管、模板材料量,据此编制完善的模板工程策划方案,提高模板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
本发明利用BIM技术对模板工程施工重难点进行预模拟,对模板支设工艺及危险源进行区域性的动态化模拟,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反复分析验证,从而对原搭设方案进行动态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模板支撑架体搭设的精度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将模拟结果对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使他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模板支撑架体的搭设顺序及施工复杂区域的可实施性,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