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性能的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742.4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桂汕;李宝谕;段文贵;岑波;王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10 | 分类号: | C08B3/10;C08B15/02;A01N25/10;A01N43/4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药物 性能 蒎烯 蔗渣 纳米 纤维素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性能的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及其载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弃甘蔗渣粉碎后用去离子水脱去其中的水溶性杂质,然后用2wt%的NaClO2溶液和4wt%的NaOH溶液交替、反复处理以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收集残渣,用乙醇脱水,干燥至恒重,粉碎后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打浆,得到固含量1wt%的漂白蔗渣浆;
(2)向200mL步骤(1)得到的漂白蔗渣浆中加入NaBr和TEMPO,用量分别为1mmol/g漂白蔗渣和0.1mmol/g漂白蔗渣,混合均匀后用0.5M的NaOH溶液调节至pH=10,冰浴下缓慢滴入30mL活性氯≥7.5%的NaClO溶液,滴完后在室温下继续反应6h,期间用0.5M的NaOH溶液将反应体系保持为弱碱性,反应结束后抽滤并用去离子水和0.5M盐酸交替洗涤滤饼,干燥至恒重,得到干燥的TEMPO氧化蔗渣纤维素纳米纤丝TOCN;
(3)向250mL的反应瓶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及40g SeO2,回流半小时后蒸除乙醇,得到的白色液体为亚硒酸单酯氧化剂,再加入30mL 1,4-二氧六环,配制成亚硒酸单酯的1,4-二氧六环溶液,把54.03gα-蒎烯、60mL 1,4-二氧六环和1.0g对苯二酚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将油浴温度升至65℃后将亚硒酸单酯的1,4-二氧六环溶液缓慢滴加至三口瓶,继续升温的同时控制滴加速度,使其略快于馏出速度,滴加完毕后维持油浴温度在100℃,直至没有馏出液产生为止,抽滤回收单质硒,减压蒸1,4-二氧六环,加入0.90g对苯二酚和1.75g亚硫酸钠进行水蒸气蒸馏得澄清的馏出液,加入氯化钠饱和馏出液后,用无水乙醚萃取水相3次,每次用量30mL,合并有机层,最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并蒸馏除去乙醚,得到粗产品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即为桃金娘烯醛;
将15.5g桃金娘烯醛溶于100mL乙腈,再向其中依次加入5.3g PEG-400、40mL质量分数为7.4%的NaH2PO4水溶液、9.7mL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水溶液,冰浴搅拌10min使其冷却至10℃以下,继续搅拌并缓慢滴加100mL质量分数为17%的NaClO2水溶液,滴完后室温下继续搅拌7h,反应结束后加入1.0g亚硫酸钠,再用适量稀HCl调节反应液pH=3.0,接着用无水乙醚萃取3次,每次用量50mL,合并有机相,依次用饱和NaHSO3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得到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除乙醚后得粗产物为淡黄色黏稠液体,即为桃金娘烯酸,静置一段时间成蜡状固体;
绝水条件下,将20.0g桃金娘烯酸溶于50mL苯,再加几滴N,N-二甲基甲酰胺,搅拌下缓慢滴加17.3g二氯亚砜和20mL苯配成的溶液,滴完后升温回流6~8小时,反应结束后常压蒸馏除去苯和未反应掉的二氯亚砜,减压蒸馏收集70~71℃/5mmHg馏分,得淡黄色液体,即桃金娘烯酸酰氯中间体;
将干燥的TEMPO氧化蔗渣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于三乙胺中,固体浓度为0.01g/mL,然后用桃金娘烯酸酰氯作为酯化试剂在加热回流下反应10h,酯化试剂用量为1g/gTOCN,反应结束后抽滤并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多次洗涤固体,干燥至恒重,即得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
(4)制备负载桃金娘烯醛基2-吡啶甲酰肼的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载药复合物,取同等质量的药物和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载体于体积分数60%的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均匀,用Φ6、500W的高强度超声处理30min后静置一段时间使乙醇挥发完全,抽滤、干燥即得负载桃金娘烯醛基2-吡啶甲酰肼的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载药复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负载桃金娘烯醛基2-吡啶甲酰肼的α-蒎烯基蔗渣纳米纤维素载药复合物以非诊断或治疗目的在药物缓释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7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