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碳掺杂可变价态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6425.7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美;杨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2 | 分类号: | C01G3/02;C01B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袁红梅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掺杂 变价 过渡 金属 氧化物 方法 | ||
1.一种电化学碳掺杂可变价态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以辅助电极碳棒为碳源将碳材料掺杂到可变价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需要掺杂的可变价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直接生长在导电金属表面,并以此为工作电极,利用石墨材料为辅助电极,以银-氯化银为参比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使工作电极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在一定的电位范围内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工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同时,辅助电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分解水产生氧气;工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的同时,辅助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分解水产生氢气;辅助碳电极受气体冲刷,碳慢慢扩散到溶液中,浸泡在溶液中的工作电极发生氧化和还原过程中,溶液中的碳慢慢渗透到工作电极表面的活性氧化物物质结构中,从而获得碳掺杂的材料;所述循环伏安法的高电位不大于1.50V,低电位不低于-0.20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碳掺杂可变价态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为导电石墨碳棒,与工作电极置于同一电解池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碳掺杂可变价态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范围内工作电极表面无气体产生,辅助电极表面有较多的气体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碳掺杂可变价态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价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铜/氧化亚铜、四氧化三钴/氧化钴或四氧化三锰/二氧化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4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装产品的AI识别定位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316不锈钢清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