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6203.5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朋;张先勇;张峰;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10/06;G06Q50/06;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党冲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网 电流 转换 控制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涉及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处理器、电网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后台监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设置了数据分析模块,该设置根据负载检测数据判断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需要切换的模式,并生成对应信号发送至执行控制模块,所分析的数据全面,有助于保证模式切换的准确性;本发明设置了智能分析模块,该设置通过预测模型对运行模式进行预测,有助于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切换的模式提前展示给后台管理人员,方便后台管理人员提前做准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控制领域,涉及电流转换技术,具体是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分布式发电以及相应的分布式储能技术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了将分布式发电相关技术综合起来形成的特殊电网形式-微电网;微电网在公共连接点通过一个静态开关来与外部电网隔离开来,当静态开关闭合的时候,微电网进入并网运行状态,当静态开关打开的时候,微电网进入孤立运行状态;微电网的负载包括重要负载和一般负载,在微电网能量供应不足的时候,优先考虑重要负载的供电,此时可以卸掉一般负载来达到功率平衡。
公开号为CN10368335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各DG装置通过对应的电力电子接口与微电网连接,微电网通过静态开关与主电网连接,并设定微电网到主电网的方向为上游方向,反之为下游方向;利用各DG装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系数对微电网的有功分享协调控制,修正后的有功下垂系数的倒数等于该DG连接点下游所连接的各DG装置的有功输出控制模式下的下垂系数倒数之和。
上述方案的微电网协调控制方法对传统的下垂控制系数进行修正,将修正过下垂控制系数的逆变器控制器应用在微电网中,所述DG装置均能自动补偿负载变化,有效地克服了DG装置过载现象,实现功率的均衡分享,能够提高微电网内的电能质量;但是,上述方法无法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进行合理的控制切换;因此,上述方案仍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所述控制算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控制系统获取公共电网运行状态、电网检测数据和负载检测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步骤二:当数据分析模块接收到负载检测数据之后提取负载检测数据中的交流负载数量、直流负载数量和负载类型;获取交流评价系数JPX和直流评价系数ZPX,并根据公网运行标签、交流评价系数和直流评价系数生成控制信号;
步骤三:通过执行控制模块根据执行控制信号对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运行模式进行切换;
步骤四:通过数据存储模块获取训练数据集;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将训练数据集按照设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校验集;利用训练集、测试集和校验集对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和校验;将训练完成的人工智能模型标记为预测模型;每隔N分钟实时获取电网检测数据和负载检测数据并标记为输入数据;将输入数据发送至预测模型获取输出结果;将输出结果分别发送至后台监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电网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后台监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电网检测模块包括故障检测单元和负载检测单元;所述故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公共电网运行状态和获取电网检测数据,当公共电网发生故障时,则通过处理器发送公共电网故障信号至执行控制模块,所述执行控制模块断开第一开关,同时将公共电网故障信号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和后台监控模块;所述电网检测数据包括公共电网供给能力、光伏系统供给能力、储能系统供给能力和柴油发电机功率;
所述负载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负载检测数据;所述负载检测数据包括交流负载数量、直流负载数量和负载类型,所述负载类型包括重要负载和一般负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计算机调节系统的大棚光强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扎带机